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金砖”成色较量 中国领先俄国

2007年6月8日

2003年,高盛的经济学家提出了金砖四国(BRIC)的概念,所谓金砖四国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高盛认为这四个国家将主宰未来世界的经济。作为俄罗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俄罗斯专家分析对比了俄中两国在研发方面的差异。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如下:

https://p.dw.com/p/Apih
中国熊猫和俄国熊的较量,谁会占据上风?图像来源: AP

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科学技术水平竞争,因此一个国家对研发机构的投入,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场竞争的成败。两个国家都认识到,只有加速科技发展的水平,才能跟得上全球化的步伐。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依赖技术的进口,依赖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得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如果真正想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大玩家,必须进一步研发方面的投入。

但是在俄罗斯,私人企业无力去维持研发所需要的巨大费用。前苏联时期的那些科研机构都处于自治或者半自治的状态,不过由于缺乏投资,他们无力去研发那种高尖端的科技项目。资金贫乏的教育体系并不鼓励人们去从事过多的科研工作。

后苏维埃挑战

在前苏联体制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是由中央控制,国家资助,直接满足工业部门需要的。但是苏联解体之后,那些工业基地多半倒闭,这也殃及了科研系统。大批的科学家外流,现在俄罗斯科学家的数量不及在前苏联时期的一半。与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相比,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俄罗斯科学家几乎无法从事科研活动。

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科研企业化或者自主化成为了普遍的做法。为此也衍生出了众多独立的科研基金会,包括外国基金会。索罗斯国际基金会就成为了第一个、也是在俄罗斯最活跃的一个支持自然科学研究的基金会。

俄罗斯科学院(RAS)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代表了俄罗斯科学的心脏,它同时包括分散在全俄各地的超过400家的研究所,接受俄罗斯政府35%的科学研究基金。自彼德大帝成立了俄罗斯科学院之后,这里诞生了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但是在前苏联解体之后,他们也面临着众多的困难。

俄罗斯科研部也开始了对俄科院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提高预算保障水平和人员工资,优化基础研究预算拨款系统,设立《优先支持世界水平基础研究》专项计划。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支持俄科院的改革,反对派认为,把应用科学全部“一刀切”地推向市场的做法,搞不好就切断了应用科学发展的潜力或后劲。此外,在科研单位的股份制和私有化问题上,改革方案只提出了一个大方向,既没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具体配套措施,也没有对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造成很多人担心搞不好最终将“毁掉俄罗斯的科学”。

俄国高等教育每年能为俄罗斯提供20万名左右的科研人才,但是由于科研经费的缺乏,这些人才大部分流失,到2010年,俄科院42%的院士年龄将超过60岁。

中国的变化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加速了中国科学技术体系的发展。国家资助了大批研究所以提高中国整体的科技竞争力。

80年代,中国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用于加强产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1995年5月中国国务院做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这都加速了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

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加强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加大了研发经费的投入。1994―1998年间,研发经费只占中国GDP的0.6-0.7%,近几年则飞速提升:1999年占到了0.83%,2000年达到了1.01%。在最发达国家,研发经费一般占GDP的2%-2.5%,2006年,中国科技部部长宣布中国的研发经费占到了GDP的2.5%。

1995年,中国接受科技、机械、农业和医学等相关高等教育的人才就突破了180万,2000年更是增加到了330万,与之相对的是,中科院的绝大多数院士年龄低于45岁。

目前来看,中国还是非常依赖技术的进口,在高科技领域的进口增长尤其显著:高科技产品的逆差从1997年的76亿人民币增加到了2000年的150亿人民币。2006年,仅仅是从1月到11月,中国就总共签订了9537项技术进口合同,价值1600亿人民币,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0%。欧盟、日本和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技术合作伙伴。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充当了一个特别的角色,他们由由中央政府选定,被视为工业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都设有技术发展中心,保证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并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相对于俄罗斯,研发项目在中国能得到更多的经费,与此同时,中国的研究机构与企业的结合更紧密,这也许是两国研发机构最大的不同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