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观察:“阿玛尼少年”的背后 | 评论分析 | DW | 03.02.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长平观察:“阿玛尼少年”的背后

一个孩子列席深圳“两会”激起舆论波澜。时评人长平认为,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成人世界的公平游戏。

(德国之声中文网)一名14岁的初中学生列席深圳市政协会议,在中国网络激起波澜。这位名叫柳博的少年及其家庭,成为"人肉搜索"的对象。人们发现他身着"阿玛尼"名牌衣服,因而称他为"阿玛尼少年"。在官方信息或者封闭、或者不可信任的中国,网民的勤奋搜索成为寻求答案的一个路径。人们想要知道的是:这个少年是谁,他为什么可以列席"两会"?

几乎人尽皆知,不要说少年,即便是功成名就的大人,在"两会"上大多只是摆设而已。也许若干年后,参加"两会"是人生履历中不太光彩的一个记录。如果柳博足够聪明,他在会议上看穿或者学到的,将是大人们的装模作样。但是,在眼下的中国,这是让人羡慕的"荣誉"。尽管柳博遭到网民的攻击和嘲讽,对于与"两会"同属国家体制内的教育系统来说,这是他的一份资历。

因此,人们追问获取这份荣誉的程序,它是否正当、公开和透明?不用说,答案是否定的。现成的解释是"拼爹"游戏,也就是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家庭出身。外国人可能觉得奇怪,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关系?这不应该是重点,甚至可能误导,但是中国网民了解其中的逻辑。除了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痛恨,他们也知道,当下的中国,权贵占有太多的社会资源。无论柳博的家庭如何叫冤,这是大多数人确认的逻辑。

宁可"分数决定",不要"素质教育"

柳博还发表了对"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呼吁,希望能继续推行教育改革、革除应试教育弊端。他说,应该"更多地注重我们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不要让一张考卷来决定我们的未来"。少年的发言也许经过精心准备,听上去十分完美--既像是在痛陈社会弊病,又不会冒犯权贵--预期会得到舆论喝彩。没想到,它戳中了普通民众的痛点,遭到强烈的抨击。

曾几何时,不要重视分数,而要提高"素质"教育,是中国舆论的主流呼声。为什么少年的话令人反感呢?原来人们发现,在没有更多公正机制的社会,考试是最公平的竞争了。"不要让一张考卷来决定我们的未来"之后,权势更会大行其道。"素质教育"的极端,就是"文革"时期废除考试的推荐制了。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原来是成人世界的公平游戏。

Chinesischer Journalist Chang Ping

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长平

权贵和富人掌握更多社会资源,他们的孩子得到更多好处,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都存在如此弊端。但是,"拼爹"游戏在中国更加直接,更少阻碍。更重要的是,教育体系内缺乏对此现象的批判和修正。

也许应该说,少年是无辜的。他不会想到,如此荣誉的经历,收到的是大量的嘲讽、揭露和辱骂。假如他看到这些信息,大人会如何对他解释?很有可能,跟权贵们面对民众抨击时一样,不会反躬自省,而是从自我防御的意识出发,称这些人为暴民,那些话都是语言暴力。通过"参政",他学到的不是如何贴近民众,而是排斥民意。

这本身也是中国式"素质教育"的一个结果。于是,尽管"分数决定论"已经让中国孩子苦不堪言,但是在它和"素质教育"之间,民众宁可选择前者。这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