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陈云林到台湾是送礼的

2008年11月1日

下周,有两个重要的新闻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是美国大选,二是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但对海峡两岸来说,由于陈云林是四九年后大陆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别的官员,而且最近台湾内部面对陈云林访台产生种种纷扰,因此陈云林访台的安全和其他一举一动,很可能将盖过媒体对美国大选的关注。

https://p.dw.com/p/FlfJ
台湾的股市交易所图像来源: AP

另外,中国在金融海啸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本月十五日于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危机峰会上的作用,也成为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

针对陈云林即将展开的台湾之行,香港《明报》本周发表报道,称陈云林亲自为毒奶粉事件道歉是打“访台亲善牌”。报道写道:“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下周一历史性访台,势必触动岛内蓝绿两大阵营一场政治大战,民进党想藉反对陈云林访台转移陈水扁弊案的公众视线,重新凝聚绿营士气,执政国民党则希望突显两岸关系改进对台商和民众的实利。据本报获得的消息,陈云林抵台后将做出两个重要表态,以期化解民进党的攻击,同时送上连番厚礼,支持国民党加强推动两岸在经济、社会及民生交往。”

报道写道:“陈云林将会在抵台后的正式欢迎仪式上,郑重向台湾人民表达谢意,感谢台湾同胞在四川地震期间大力参与救灾工作,展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谊,其次,会代表大陆就问题奶粉事件对台湾人民造成的伤害致歉,并将协助健康受损的台湾消费者取得合理赔偿。”

报道接着写道:“大陆方面认为,台湾民众还是很理性的,只要诚恳致歉,毒奶粉事件的影响是可以减轻,且陈云林今次去是送礼,对备受金融及经济危机困扰的台湾是雪中送炭,台湾民众不见得会支持民进党的激进抗议举动。”

中国可支配外储备没有设想的那麽多

与此同时,《苹果日报》针对金融海啸中的中国动向,发表李怡的专栏文章。文章写道:“中国手握1.9万亿美元外汇,能为全球金融危机做些甚麽?有人建议,中国应利用其存款,在全球范围收购一些便宜货──比如一些濒临倒闭的外国银行或大公司,又或者购买更多的美国政府债券,来显示对全球金融体系的信心。然而,外界只知道中国公布的外储备总数,却不知道中国外储备的构成。人们隐约知道,中国外储备中,三分之二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份是美国国债。现时金融危机,美国无力偿还国债,中国拥有的巨额美国债券,等于被绑死。因此,中国可以支配的外储备,没有设想的那麽多。如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债券,那无异投入更多被绑死的外汇。至于收购外国廉价资产,既然外国有经验的投资集团都不在这个时刻涉足经营不善的公司,缺乏经验的中国为甚麽要这样做?另外,2005年中国一家石油公司收购优尼科公司的经验,也让中国对收购外国敏感资产有戒心,当时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应,使中国公司退出竞标。”

李怡的文章写道:“中国为解决全球金融海啸,可以做的事不多。但欧洲国家正准备在G20会议,力促“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进行有效和全面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没有坐拥最大外储备的中国参与,显然难以成事。所谓货币体系改革,其实就是要改变以美元为本位的货币体系。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会,订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从货币的金本位制,改定为新金本位制,即美元与黄金挂,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实行可调整的固定率制度。这体系以资本、贸易、外汇的自由化为原则,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就是支撑世贸与金融的三大支柱。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大部份国家就放弃了与美元的固定率,布雷顿体系名存实亡,但美元仍主导世界经济。这次金融风暴既发端于美国,欧盟就想乘机以欧元代替美元,主导世界经济。”

文章接着写道:“中国内部,对欧盟的建议,有“亲美”派与“反美”派的不同意见。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表示,欧盟的建议是“不现实”的,“国际货币问题不是政府的选择,而是市场的选择”。“欧洲银行在衍生品市场上杠杆比美国投行还高……欧元区经济比美国更危险。””

李怡的文章最后写道:“有人认为,胡温代表的“反美”派,是想利用全球金融风暴这个有利时机,迎合欧盟、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以摆脱来自美国的人权压力。因此,这是政治考量,而不是经济考量。若从经济考量,以欧元为主,排斥美元,拥有最多美元资产的中国,就会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金融海啸面前,中共掌权者是经济挂帅,还是政治挂帅?内部斗争将决定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