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青少年搞科研"50岁了!

Gudrun Heise2015年6月3日

"青少年搞科研"诞生之时就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为明天寻找科学家"。50年来它为德国发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科研人才。

https://p.dw.com/p/1FaEy
Deutschland Jugend Forscht
第一届“青少年搞科研”颁奖仪式图像来源: Jugend Foscht

(德国之声中文网)"为什么正方形一个木块不是横在水中,而是只露出一角?"用科学语言来表述就是:使用初等数学方法计算出有着正方横截面的均质物体的稳定浮层。当年的年轻少女安东(Gisela Anton)找到了答案并在1975年荣获了物理类的第一名。很多人都是通过"青少年搞科研"()比赛活动最终走上了科研道路,安东是其中的例子之一,今天,安东在纽伦堡-埃尔兰根大学任实验物理学教授。

为聪明头脑想出的聪明主意

1965年,当时《明星》杂志的主编南伦(Henri Nannen)发起了面向全德国的青少年科技比赛活动。当年有244名中学生参加,而50年后的今年,参加这个比赛的人数是近当年的50倍,即11502人申请参加比赛。"青少年搞科研"顾名思义,旨在唤起年轻人对科研的热情。1967年前,这个活动按性别分开举办,女孩跟女孩赛,男孩跟男孩赛。之后比赛就不再按性别进行了,而是按照不同的领域。

脑筋活,双手巧,科学家的材料

"青少年搞科研"分7个项目进行比赛:化学、生物、物理、技术、数学/信息、地理以及空间科学,另加一个工作世界。申请者不得超过21岁。个人和小组形式均可参加。"学生试验"是特别列出的项目,参加者年龄不得超过14岁。

Symbolbild Jugend forsch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R. Weihrauch

比赛分地区赛、州赛和联邦赛。地区赛接受每个参加者的试验作品,获胜者进入下一级州比赛,州比赛获胜者进入联邦赛。评选委员会不仅对交上来的试验作品进行甄选和评估,而且还经常把它们送交给大学或科研部门,让科学家用专家的眼光对它们进行最高水平的评估。

250个合作伙伴,1000万资金

科研需要资金。"青少年搞科研"的经费来自科学界和经济界。为举行这样的活动,每年大约有250个伙伴单位捐献总共超过1000万欧元的资金。提供资金的有高校、基金会、中型企业和全球作业的公司。一些大企业在各州直接担负起赞助的角色。

活动本身则由"青少年搞科研基金会"策划和实施,该组织是不赢利的,它由联邦政府、经济界、学校以及该活动发起者《明星》杂志联合组成。活动策划小组的主席分别由联邦教育部和科技部轮流担任。联邦总统也在这里扮演了不可小觑的角色:自1997年以来他便是这个活动的名誉主办者以及出资者。

从年轻的科研者到真正的专家

年轻的科研者中,大部分人到了后来的职业生涯,也还坚守着最初的科研方向。比赛常常为今后科学上以及经济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让我们来看看冯·贝希托海姆(Andreas von Bechtolsheim)的例子,他是SUN-Microsystems的创办人;中小学学生水平测试(Pisa)的发起人施莱歇(Andreas Schleicher)曾是"青少年搞科研"的优胜者。

能够参加比赛,都获得一份荣誉,此外,还有嘉奖:金钱嘉奖、物质鼓励以及到著名科研单位做实习等等,还有外出考察。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为"最佳跨学科成就"提供一份奖励;德国联邦总统为"非凡工作"提供一份奖励;德国联邦总理的奖励是为"卓越工作奖"。今年5月30日为联邦比赛的优胜者举办了颁奖仪式。联邦总统高克和联邦教育部长万卡(Johanna Wanka)出席仪式并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