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音乐神童的代价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5月20日

张谭特(音)的宿舍是一间昏暗的地下室,里面摆着八张床。但这是一个充满音乐的地方,一个孕育希望的地方。贫穷的中国家庭出来的孩子住在这儿,天天练习着巴赫、肖邦和李斯特的高难曲目,渴望被中国最盛名的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录取。但是这背后的代价又何其惨重……本文是法新社记者对北京音乐神童狂热现象的观察和报道。

https://p.dw.com/p/6foJ
他们的榜样--朗朗图像来源: dw-tv

父母们将储蓄、工作和婚姻家庭都寄托到那黑白的琴键上面,以滋养那个昂贵的希望:他们的孩子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音乐独奏家,家庭也可因此脱离贫困。但是,张谭特的宿舍同样也是一个失望之地:许多家庭因此破碎,而希望如肥皂泡破灭。

在一间10平米大的屋子里,十岁的黄日翔(音)坐在一堆锅碗和琴谱中间。他和他父亲共挤一张床。每天,他要练八个小时的琴,以准备录取考试。他满目犹豫,练习着海顿的奏鸣曲。他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要严肃和成熟得多。“我想像朗朗那样”,他说。

朗朗,这个成功的榜样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无数优秀毕业生之一。他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大厅举行演奏会,座无虚席;他在美国刮起了钢琴飓风。类似的轰轰烈烈,扬名天下――黄日翔的父母也把这样的期望沉甸甸地挂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当初,黄日翔的父亲咬牙借了一万块钱(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为儿子买下了一架钢琴。而更昂贵的是钢琴课,一小时就要花去他三分之一的月工资。如今,孩子的琴弹得越来越好,父亲的笑容却越来越辛酸。

在这条坎坷的音乐朝圣路上, 17岁的靳文斌(音)相比之下比黄日翔走得更远些。他已在中央音乐学院就学,并在美国的一次国际钢琴大赛中赢得了第一名。他的父母来自一个小村庄。父母缩衣节食,支持着儿子昂贵的学业。靳的母亲早已辞掉工作,跟儿子来北京陪读。靳母年少的时候也曾做过音乐家的梦。“但是,我们当初太穷了,不可能学音乐。”如今,她把自己的梦想附在儿子身上,希望由他来实现。

在“只生一个孩子”的中国,孩子们肩负着父辈们的重任。就是中产阶级家庭,也常常希望由子女来实现社会地位升级,因此给孩子们报名学音乐。据估计,中国现在有3800万人学弹钢琴,而且人数不停在增加。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2000年有2万名,去年就已增加到5万名。而最后被录取的只有近100个幸运儿。

最后,希望越高,失望难免越大。同在寄宿学琴的张纪连说:“他们远离家乡,没有工作――而这样的孩子通常生活自理能力差,或者像普通孩子,有时犯懒,父母失望之极,经常会失控打孩子。”

父母们经常最先考虑的是,他们的投入多快能获得回报。专家们警告,这种望子成龙的过高期望,会损害孩子的长期发展。“许多父母强迫他们的孩子学琴,并希望他们很快就能在国际比赛中出人头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邢校长说。“这样的高期望也给教学带来很多压力。有很多孩子就是毁在这上面。”

邢老师呼吁,父母们不要那么急迫地想看到成绩。但是,由于贫困和缺乏更好的选择,邢老师的那些话经常不被相信。“如果你花了500元,那么你必定也要获得等价的回报――或者越多越好”,靳文斌的母亲说,“音乐是改变我们命运的一个契机。”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