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病逝,十七大人事安排或可明朗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2.06.200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黄菊病逝,十七大人事安排或可明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丶国务院总理黄菊周六凌晨2时在北京因病去世,终年69岁。黄菊被认为是江泽民爱将之一,曾长期在上海工作,1994年任上海市委书记,并进入中共权力中心—政治局,2003年晋升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分管财经。虽为第六号人物,但黄在中央多受排挤,并无重要实权,且缺乏领袖魅力,似从未被民间看好。黄的自然离去,加上所传第3号人物丶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近期正式提出辞意,将使胡锦涛在今秋举行的十七大最高层人事安排上获得更多转圜空间。

去年10月的第16届6中全会上,黄菊已是病入膏肓。

去年10月的第16届6中全会上,黄菊已是病入膏肓。

意料之中

中国官方喉舌新华社在报道黄菊周六凌晨2时03分去世的消息时,继承“上讳”传统,没有说明他身患何病,外间关于他患胰腺癌的传闻由此未获官方证实。

其实,有关黄菊身患不治之症的报道从去年2月起便延绵不绝。媒体注意到,2006年1月下旬起,黄菊绝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失踪期间”,黄间或给某些活动“发贺信”,以示他仍在位。大陆境外媒体当时已报道黄氏极可能罹患胰腺炎以至胰腺癌。香港“动向”杂志2006年11月号报道中共政治局10月24日作出对黄菊“留职修养”决定。今年两会期间,满脸病容的黄菊于3月7日出席上海代表团会议,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活动。4月中旬,因病情骤然加重,黄被送至北京解放军301医院治疗。

5月9日,境外多家媒体先后报道黄菊病逝消息,旋即遭北京官方驳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时指令包括网站在内的所有传媒,有关黄之消息,一律以新华社通稿为准。这一规定其实从侧面证实了黄菊的来日无多。5月28日,黄被上海市党代表大会选举为十七大代表。这自然只是官方的一种惯常做法。5月31日,香港“明报”报道黄处于弥留状态。

告别“病夫治国”?

2006年,香港明净出版社出版一本畅销书“中共十七大幕前戏”,专有一章探讨集权制度下“病夫治国”问题。书中以当年毛泽东干预周恩来癌症治疗和罗瑞卿上个世纪80年代突然客死他乡为例指出,若毛与周去世的先后顺序置换,中国的走向会发生何种变化,若鼎力襄助胡耀邦改革的老将罗瑞卿非因手术失败而撒手人寰,步履维艰的政治体制改革或许在当时便有望获突破性进展亦未可知。

30年前,法国记者阿考斯和瑞士人朗切尼克合著“病夫治国”一书,从医学丶生理学丶心理学角度探索疾病对政治领袖的个人生命丶政治生涯并进而对一国命运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问题,产生广泛影响。去年以来,古巴政局因菲德尔.卡斯特罗重病而出现不稳,可谓证实该书理论的最近一个著例。

或对胡温有利

“老人政治”和“病夫治国”的危害问题在一党专制的中国如今似乎也已成为常识。据悉,邓小平和陈云等第2代“老革命家”当年曾深受“病夫治国”一书震撼,遂痛下决心,决议打破干部终身制,提倡年轻化(包含健康考虑)丶专业化,制定退休丶任期法规。当时还被视为惊天之举的这一决定在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集体领导期已然逐渐制度化。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即使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亦愿意继续加以完善。胡温就任以来,在实行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干部年轻化丶专业化制度方面着力颇多。不久前,中国外长的易人,以及近期为十七大做准备而相继召开的省一级党代会选举结果均显示,这一制度的严格贯彻已成为上下共识。

就世人瞩目的十七大最高领导层—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人选考虑而言,黄菊的病逝有助于胡锦涛更易解开人事安排死结。十七大被认为是胡锦涛4年前就任总书记以后最终巩固自己在中央地位的最佳机会。前领导人江泽民依然具有的强大影响力显然是胡氏成功的最大障碍。有消息说,今年4月,同被视为江泽民亲信的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3的权势人物丶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正式提请在十七大后退出最高领导层。如今,黄菊又去,似可谓天助胡温。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