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日德国之声中文广播下午新闻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1.04.200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新闻广角

2007年4月1日德国之声中文广播下午新闻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东和平进程表示乐观,美国总统布什支持用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扣押英国水兵的问题,尼泊尔毛派成员进入该国政府内阁....

耶路撒冷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东和平进程表示乐观。默克尔在耶路撒冷说,她感觉到和平进程正在有所前进。中东和平的长远解决方案是两国方案,即以色列和一个正常运作的巴勒斯坦国共存。 此前,默克尔获得耶路撒冷大学的荣誉博士头衔。此前默克尔还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

不来梅

欧盟认为中东和平进程中出现新的机会。在不来梅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期间,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表示,从2006年介入黎巴嫩冲突以来,欧盟已经证明,面对该地区的形势发展,欧盟已经不仅限于发表评论,而是切实介入解决冲突。欧盟首席外交代表索拉纳表示,阿拉伯联盟提出的和平建议为中东和平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欧盟决定,决定与巴勒斯坦新成立的民族联合政府建立联系,但拒绝与属于极端伊斯兰组织哈马斯的内阁成员合作。

加德满都

在尼泊尔,毛派反叛分子第一次进入政府内阁。在首都加德满都,22名政府内阁成员进行了就职宣誓,其中包括5名毛派成员。尼泊尔总理柯伊拉腊和毛派领导人普拉昌达称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过渡政府的工作是准备六月即将举行的宪法制定机构的选举。该机构也将对尼泊尔的等级制度作出裁定。毛派分子一直要求废除尼泊尔的君主制。

耶路撒冷

由于犹太节日逾越节即将开始,以色列再次对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完全戒严。没有特殊许可,任何人不得出入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希望通过戒严阻止极端伊斯兰极端分子在节日期间发动袭击。逾越节是为了纪念当年犹太人逃离埃及,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华盛顿

在伊朗方面扣押英国海军水兵一周后,美国总统布什也开始介入这一事件。他指责伊朗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并且要求伊朗方面立即释放所有被扣押的英国水兵。同时,布什表示支持英国首相布莱尔关于用外交手段解决危机的努力。伊朗总统内贾德再次要求伦敦方面为入侵伊朗水域道歉。据悉,英国政府将派遣一名海军军官前往德黑兰,他将作出解释并公开承诺,英军士兵从未侵犯过伊朗水域。

安卡拉

土耳其要求驻伊美军打击库尔德极端组织成员。土耳其外长居尔表示,不能容许库尔德极端组织在一个有着北约驻军的国家继续保持自己的军事基地存在。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的采访中,居尔表示,目前伊拉克仍然存在分裂和爆发内战的可能性,一旦伊拉克爆发内战,也将造成邻国局势的不稳定。

巴格达

伊拉克政府批准了对数千名居住在基尔库克的阿拉伯居民的搬迁补偿计划。这些阿拉伯居民是在萨达姆时期所谓阿拉伯化运动中被迁移到该地区的,目的是为了排挤库尔德人。伊拉克计划今年年内讨论基尔库克这一石油储量丰富地区的归属问题。据伊拉克司法部长称,对自愿搬迁的居民,国家将给予约合1万欧元的补助并且返还其原住地的住宅和土地。

喀布尔

阿富汗南部有7名警察在袭击中身亡。阿富汗政府怀疑是塔利班分子制造了这起袭击。武装分子突袭了一个安全力量的车队,前来救援的警员也遭到伏击。

喀土穆

不顾国际社会的呼吁,苏丹南部危机省份达尔弗尔的暴力冲突继续加剧。在恩贾拉市以西,又有40人在袭击中丧生。据悉,伊斯兰骑兵制造了这起袭击事件。联合国相信,这些骑兵是受到了苏丹政府的授意,镇压达尔弗尔当地的反叛组织。

戴维营

美国总统布什原则上同意削减美国对农产品的补贴,以期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取得成功。在与巴西总统卢拉达希尔瓦会晤后布什强调,此举前提是其他国家也必须保证美国经济界的市场准入。巴西总统卢拉在戴维营的会晤后乐观地表示,各方的观点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地接近。但他同时批评美国对从巴西进口的生物燃油提高进口税率的做法。

基辅

随着数万名亲西方的总统尤先科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上街游行,乌克兰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国内安全力量在街头设置障碍,以防双方发生直接冲突。超过7万乌克兰人表示支持总统,并要求总统解散议会,举行新的大选。尤先科决定周一商讨下一步行动。另有数万人对亲俄罗斯的政府总理亚努克维奇表示支持。亚努克维奇不断争取到尤先科阵营中议员的支持,在该国议会中拥有多数支持者。

  • 日期 01.04.2007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ABWZ
  • 日期 01.04.2007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A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