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2011年7月30日 听众园地

2011年7月31日

主要内容:挪威素描;听友谈短波广播;网友谈高铁动车事故;有话大家说单元播出亚亚作品“渐行渐远的王小波”;公布7月份有奖征答得奖名单及8月份征答题目。

https://p.dw.com/p/1275c

有话大家说

亚亚作品:渐行渐远的王小波

每次看到王小波这三个字及他的书,就感觉像有一把锥子刺破心里的那些缺口,然后从里面涌出一大堆积攒的唏嘘。诚然,我的文学修养也不至于炉火纯青到可以与他共鸣的地步,在这里只想管窥一下与他有关的雪泥鸿爪:不知是因为特立才独行,还是因为独行才特立,反正他好象天生就是为这四个字而生。他说他是一个虫豸,虽然诞生在漕水中的千万只卵中间,但注定要踽踽独行,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话说到这份上,这王小波怎么着也有点贬低人民群众,拔高自己的嫌疑!不过他确实有资本让自己与众不同,首先是他的个性,直得跟盲肠一样,没有褶皱、没有拐弯,但仅仅用直率来形容还真是浅薄了点。

他痛恨所谓的学院派,说他们进入文化领域便沉溺于八股之美,进入政治领域便门户森严,进入经济领域便退化成原始动物。然后又指责机关是一座工厂,把参天大树的人改制成木块、木板,以适应需要。总之,皓首穷经地做学问与虚与委蛇地作官,是他最鄙薄的。尽管这愤青太尖锐、太刻薄了些,但不同于那些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牢骚,他骂得风雷激荡。在他那里,一丁点的切肤之痛都会被放大成倾城之痛,绝不会成为隔靴搔痒。

王小波虽说桀骜,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自嘲在生活中就是他妈的一大俗人。这种生活与所谓的文人生活,无异于刀耕火种之于风花雪月,唯一让他升级的是他的思想。

他思想的高度与他现实生活的庸俗度很有对比,那种参差,不异于葱绿配桃红造成的视觉冲击。他用以载道的文字大胆得很,以至于我的室友每次拿起他的《青铜时代》时,就象黄花闺女拿起了《金瓶梅》。象他这种优美而刻薄的人物,精神上始终痛苦不止,只好拿一种荒诞来敲击自己,结果敲出来的都是电光火石。至于诗意,是怎么也敲不出来的。大俗之至,大雅乃生。大概吧,作为后现代的教主,他内功越高深莫测,思想越渐行渐远,与世人的文化断层也就越大。他推崇价值多元化,认为人性应该自由自在地释放,不要在压抑中变质。

如今,他已经不在了,但他的文章如一颗从命运之火与骨血的余烬中提炼出的舍利子,在后继者的心目中,凛然成一尊大佛,让他们在坚定的信仰中,不惮于前驱。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他的一副照片,斜站着、远视着。那么,就送他一首诗吧,以资纪念:

眺望 掏空了眼眶 仅剩下眺望的姿势 钙化在风里。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