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制造业PMI连4月萎缩 专家吁推具体措施

2023年8月1日

中国官方分析师对7月的PMI数据表达了乐观,但许多西方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没有显著好转迹象。许多学者指出,振兴经济除了政策宣示,更应辅以实际改善措施,特别是针对房地产业。

https://p.dw.com/p/4UcIo
图为青岛的汽车工厂生产线。(资料照)
图为青岛的汽车工厂生产线。(资料照)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统计局週一(7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虽比前一个月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但仍是连续第4个月低于50,即处于经济活动萎缩状态。

此外,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包含服务业与建筑业)为51.5%,下降1.7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则是51.2%,跟3月的高点65.6%相比大幅下滑。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达了乐观:“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0个位于扩张区间,比上月增加2个,制造业景气水准总体持续改善。”

不过,路透社指出,中国服务业和制造业徘徊在萎缩边缘,威胁到第3季的成长前景;政府记者会上的分析师仅含糊承诺将研究并制定政策,让外界对于即将出台更多刺激措施的希望落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中国2023年的成长预期维持5.2%。IMF专家指出,从中国第2季数据看来复苏有放缓迹象,其中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仍不景气,影响消费者信心。图为北京一景。(资料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中国2023年的成长预期维持5.2%。IMF专家指出,从中国第2季数据看来复苏有放缓迹象,其中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市场仍不景气,影响消费者信心。图为北京一景。(资料照)图像来源: Jade Gao/AFP

专家怎么看?

《金融时报》报道,荷兰ING银行分析师卡内尔(Robert Carnell)认为中国7月的经济数据起到的鼓励作用不大,无法说服各界中国经济在改善。汇丰银行(HSBC)大中华区经济学家辛艾琳(Erin Xin,音译)也说,“经济复苏的疲软态势尚未出现明显好转”。

7月中旬,中国公布第2季经济成长数据为6.3%,虽高于第1季的4.5%,但增幅低于外界先前预期;若以季对季的增长来看,中国第2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仅增长0.8%

近期,北京多次释出信号,欲透过政策扩大内需、提振市场信心并降低风险,7月19日公布了扶植和推动民营经济的“31条”意见,31日也发表“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通知。但仅有口头宣示,仍无法说服投资人,许多专家皆指出关键在于更多实际、亦于执行的具体措施。

31日的PMI数据公布后,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中国经济专家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在一份报告表示,北京若不尽快推出具体的政策支持,近期的需求下滑状况可能变成恶性循环。

经济学人智库(EIU)资深经济学者徐天辰(Xu Tianchen,音译)向路透社表示:“建筑业活动急遽下降是令人担忧的迹象,显示房地产业可能陷入死亡螺旋。”他也补充道,库存水准有所改善,这代表随著削减存货的努力进入尾声,中国的制造业已在第2季触底。

法新社引述上海保银投资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经济学家张智威的观点,认为7月的数据传达了混杂的信号,“经济势头看来仍相当疲软”。他还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有认识到经济面臨的挑战,重点是接下来的政策是什么、成效如何,“房地产领域的政策尤其值得关注”。

烂尾别墅的新主人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