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官方淡化赵紫阳逝世,依然“稳定压倒一切”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1月18日

赵紫阳去世后的第二天,北京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来防范可能出现的政治动荡。所有的官方媒体和有影响的互联网站上已经看不到任何关于赵紫阳去世的消息,天安门广场和赵在北京的住宅被严格控制,一些在国内的政治异见人士也被严格监控。

https://p.dw.com/p/68HJ
天安门加强了警戒(摄于1月17日)图像来源: dpa

当局采取周密措施淡化事件

德广联驻北京记者说,1月18日,赵紫阳生前被软禁的北京富强胡同六号被严加看守,胡同入口的警察拦住每一位看上去像记者模样的人。天安门广场上有大批武装巡逻警察和便衣警察,游客要出示身份证件才能进入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停有警车,显然是为了防止有人在此为赵紫阳敬献鲜花或花圈。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敏感的天安门的一跟最敏感的神经,1976年的1月和1989年4月,导致政治动荡的悼念周恩来和胡耀邦的自发活动都是从纪念碑的台基上发出了最强烈的声音。

中国新华社只是在1月17日赵紫阳逝世的当天发布了一个五十字的消息,而电台和电视的新闻报道中都避而不提。在北京,所有境外新闻电视台报道赵紫阳去世的消息时,电视图像被掐断。国内各大网站也在一夜之间拿掉了转载自新华社的关于赵去世的消息。国内的所有论坛上也非常“干净”,因为有关赵的贴子或者不得张贴,或者张贴后随即就“蒸发”了。海外的媒体和中文互联网对赵紫阳的去世反响强烈,异见人士和西方中国问题观察家们就此发表了大量纪念性和评价性文字。一些生活在美国的民运人士要求中国政府为赵紫阳恢复名誉和举行公开的悼念活动并借此机会重新评价“六四”。

一些生活在国内的政治异见人士、六四受害者家属和自由知识分子要么遭到警告,要么被短暂拘留或监视。香港的中国问题观察家林和立在1月18日的华尔街日报上称,北京在赵紫阳去世前几个月就已经部署了严密的措施,以防范赵紫阳去世引发政治危机。自数周前传出赵紫阳健康恶化的消息后,中国关闭了许多政治类论坛,国外的一些网站也遭到封锁。

追悼会如何开还是个谜

根据路透社1月18日的消息,接近赵紫阳家人的消息人士透露,赵紫阳家人已决定,不会要求政府为赵紫阳举行国家葬礼,以便不让中国领导人感到为难。消息还说,“赵家已决定不要求政府安排一个国家葬礼,他们打算在家中举办它。赵家昨晚就搭起了灵堂。已通知了一些朋友和公众。”但是BBC中文部报道说,赵紫阳的女儿王雁南在1月18日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开追悼会的要求。 她说:“从来都没有放弃开追悼会,根本没有这回事。我们正在同有关方面商量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方案。” 王雁南还向BBC说,曾任赵紫阳秘书的鲍彤想到赵家吊唁,但在警察阻止下不得出门。王雁南对BBC说,“今天有很多人,络绎不绝到灵堂吊唁,有街坊邻居,有朋友,有相识的人,也有不相识的人,他们没有受到当局阻拦。”她说,赵紫阳的夫人梁伯琪还不知道赵紫阳过世的消息,因为家人担心她受到刺激。

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周二例行记者会上,捍卫了中国政府通过武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立场以及对赵紫阳的待遇。孔泉说,中国政府对89年发生的动荡以及对赵紫阳已经做出了最终的评价。他还说,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被问到赵紫阳的葬礼应该以何种形式进行时,孔泉表示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中国社会已经与15年前不一样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系教授郑宇硕认为,中国目前不会发生和15年前一样的社会动荡。他说:“我不认为中国会出现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但很多人会表示出悼念之情。知识分子会以此为契机要求政府对六四事件进行重新评估。重要的信号是要看中国政府对赵紫阳的后事如何处理,以及什么领导人出席他的追悼会。”

美国伯克利大学政治系教授理查德.鲍姆表示:“中国改革道路带有深刻的赵紫阳的烙印。如果改革成功了,是无法绕过赵紫阳的。如果中国政府不愿意对天安门事件做出评价,他们至少应该对赵紫阳扮演的角色进行重新评价,并且承认,紫阳同志的角色是很具有建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