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经济的支柱-汽车产业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7月30日

无论是大众、奔驰还是宝马:德国车在国际上始终被看好。但是,在德国国内,汽车产业数年来却一直处于蛰伏期。高价欧元和国内消费疲软继续构成汽车业增长的障碍。唯一的亮点是对外出口。然而,不论怎么说,汽车产业依然是德国经济增长和国内就业的保障。

https://p.dw.com/p/5NMG
德国名车宝马、大众标志图像来源: AP

没有任何其它产业可以比汽车业更能体现德国经济奇迹,及其在全球范围获得的成功。如果没有从慕尼黑到埃姆登、从吕瑟尔斯海姆到摩泽尔的汽车工业,德国国民经济就难以想象。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就认为,汽车工业是德国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要不是汽车业,去年,德国的经济就会是负增长。现在,汽车工业对外出口额已达800亿欧元,这是德国国民经济的一个强大支柱。

如果按营业额计算,汽车业是德国头号产业。它给77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是继机械制造和电子工业之后的第三大雇主。此外,还有大约140万人在与汽车有关的配件供应业工作。另有约300万人从事汽车销售、修理保养和其它与汽车有关的服务项目。如果全部加起来,总人数达到500万。也就是说,德国每7个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与汽车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在德国境内的投资中,有四分之一投向汽车业。而汽车业本身,每年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达到140亿欧元,超过其它任何一个经济部门。每年汽车工业提交的专利申请超过3000,执全球汽车领域之牛耳。

对此,自称汽车总理的施罗德说:“这是汽车制造业成功的基础。德国汽车是全球最好的汽车。我们完全可以说,德国汽车制造业是全球目前在相关领域能够提供的最好的东西。我想,为使这一局面继续保持下去,我们所有的人都还需作出巨大努力。”

这位总理所指的东西中就包括了德国高昂的劳工工资成本和由此引起的关于将就业机会转移至低成本国家和地区的争论。毕竟,在工资方面,德国汽车工业也在全球占居首位。德国汽车业职工的平均小时工资为33欧元,高出日本和美国20%,比许多西欧竞争者多出50%。而如果与中、东欧的欧盟新成员国或中国、韩国相比,则更要高出数倍。这就迫使德国汽车业不得不进军外国,从而使本国生产基地得到某种保障。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告诉说,德国汽车业十几年来已全面调整,进入国际化、全球化轨道。这样,过去10年里汽车产业在德国国内实现的增长完全依赖不断增加的出口。这自然与部分生产基地转移至境外有关。

一般来说,每在国外创造出3个就业机会,德国境内的一个就业机会就能得到保障。如果说,过去的4、5年里,德国境内创造了12万至13万个与汽车产业直接相关的工作岗位,那么,它毫无例外地是通过全球化、通过出口增加而达到的。没有任何一个其它国民经济门类拿得出相应的成果。因为,在相同时间里,德国工业的其它部门总共削减了27万个就业机会。

这就是说,无论大众、宝马还是其它汽车巨擘,都难以饶开继续外迁生产线这个问题。因为,人们当然愿意尽可能贴近应加以开发的市场,而亚洲便是头号新开发市场。不过,现在,德国汽车生产厂家已然是所谓的全球运动员。德国汽车业的国际化程度达到21%,或者说,每5辆国际上生产的汽车就有一辆出自德国康采恩的装配车间。不妨这么说:对德国经济而言,汽车业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支柱,是带动出口的驱动器,是创新的基地,是对就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