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习近平心情复杂

2024年5月11日

德语媒体聚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刚结束的访欧之行。《时代周报》指出,习近平并没有更接近其主要目标。《南德意志报》则认为中方实施了类似“对冲”的策略。

https://p.dw.com/p/4fkA4
《时代周报》认为,习近平始终保持着面具般的微笑,几乎不会透露他内心的感受
《时代周报》认为,习近平始终保持着面具般的微笑,几乎不会透露他内心的感受图像来源: Marko Djurica/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访欧行程、登上返程飞机时,他会有哪些想法呢?这是德国《时代周报》记者关心的问题之一。该报网站周五(5月1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在开头写道:“无论这位中国领导人认为此行是成功还是浪费时间,他在布达佩斯机场告别时都不会显露太多。习近平始终保持着面具般的微笑,几乎不会透露他内心的感受。不过,任何关注他行程的人都能猜到,他很可能是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中国。”

习近平此行访问了三个欧洲国家: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这篇题为“习近平还是会笑(Xi Jinping wird trotzdem lächeln)”的文章分析道:“单从目的地的选择就能看出端倪。法国在某种程度上是必选项目:习近平在这里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他们就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及欧洲对中国倾销出口的担忧进行了不愉快的会谈。随后的目的地则是自主选择:习近平在塞尔维亚和匈牙利这两个欧洲大陆上对中国最友好的国家受到了如期的和谐接待。”

文章作者Jens Mühling继续写道:“访问期间,习近平显然在多个层面上推行分而治之的战略。一方面,他将欧盟中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国家和对中国友好的国家对立起来。其次,他利用了欧盟成员国和候选国之间的分歧。第三,习近平并没有忘记其主要目标,即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打入楔子。”而且作者直言,习近平此行并没有更接近自已的这一主要目标。

分裂之旅

《南德意志报》也在其周五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中国领导人欧洲之行的主要目标。这篇题为“为分裂而来(Gekommen, um zu spalten)”的文章写道:“据布鲁塞尔的外交官称,这次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访问有一个主要目的:分裂欧洲,以阻止欧盟加入美国日益强硬的反华路线。”

文章作者Hubert Wetzel解释道:“这一战略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它事实上承认:迄今为止,中国在美国和欧盟之间挑拨离间的努力并未真正成功。诚然,欧洲方面对美国总统拜登的对华强硬立场有所保留。这些保留意见在柏林的联邦总理府表现得尤其强烈——比在德国外交部强烈得多——因为总理府非常清楚德国大部分工业在经济上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欧中关系干扰因素

然而,文章继续写道:“欧盟内部对中国的不满情绪正在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为俄罗斯独裁者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战争提供了几乎不加掩饰的援助。”作者补充道:“欧中关系的第二个干扰因素是北京的外贸政策,布鲁塞尔认为这种政策不公平。布鲁塞尔认为,欧洲市场上充斥着获得中国大量补贴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由此被人为压低,如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等绿色技术产品。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应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以保护本地制造商。”

《南德意志报》的文章指出,中欧之间的依存关系并非只是单方面的。中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根据中国欧盟商会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国国内经济表现如此糟糕,以至于超过四分之一的欧洲会员公司,包括西门子、巴斯夫和大众汽车等大型企业,都对其增长前景持悲观态度。近一半的受访企业预计盈利能力将下降,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希望通过裁员等方式降低成本,只有约十分之四的受访企业计划扩大在华业务。因此,为了摆脱国内市场再也无法消化的巨大过剩产能,出口对中国来说极为重要。与欧盟的贸易战绝不符合中国政府的利益。”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晤来访的习近平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晤来访的习近平图像来源: Xie Huanchi/Xinhua/picture alliance

中国的对策

文章提到了金融术语“对冲”,即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风险的投资。作者认为中国的对策就是“对冲”,习近平在访问匈牙利期间以教科书般的方式实施了这一策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很享受自己作为欧洲局外人、俄罗斯朋友和中国盟友的角色——至少只要这不会严重危及他从布鲁塞尔获得的数十亿资金。从政治角度而言:如果说在欧盟27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中,有一个人可以被北京当作守护神来利用的话,那这个人就是欧尔班。”

《南德意志报》的记者认为,大量资金就是中方可利用的手段,“欧尔班在习近平访问匈牙利期间自豪地说,匈牙利去年四分之三的投资来自中国。据匈牙利政府称,中国现在是最重要的投资国,投资总额约为160亿欧元——对于一个人口约为1000万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长城汽车和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纷纷在匈牙利建厂,每年将在匈牙利组装数十万辆汽车。习近平可以确信,如果其他欧洲同仁想对中国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欧尔班将会保护这些和匈牙利就业和税收息息相关的中国投资。”

文章最后写道:“此外,通过在欧盟建厂,中国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欧盟委员会真的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些措施将不适用于在欧洲生产的汽车。‘北京已经清楚地知道欧洲的弱点在哪里,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弱点’,布鲁塞尔的一位外交官如是说。”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