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本周港媒聚焦李显龙访台和京港关系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7月15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一条重要消息,就是即将接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之子李显龙对台湾的访问。其后的背景到底是什么?两岸关系今后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另外,京港关系也依然是香港媒体关心的内容。

https://p.dw.com/p/5JpD
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像来源: AP

《香港经济日报》本周发表社论指出,李显龙访台意在摸陈水扁的底牌。社论说:“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不理会北京反对,出访台湾,可能是嗅到两岸关系“火药味”日浓,威胁新加坡的利益,因此出手介入,减少将来可能受到的冲击。 ……李显龙五月曾经访华,对北京立场有一定掌握,加上近期呈现的种种迹象,相信他已感到台海局势不妙,忧虑这样下去,将严重威胁新加坡的利益,因此冒着北京强烈反对,出访台湾,希望能像父亲李光耀般,促进两岸沟通,缓和局势;退一步而言,也可了解陈水扁的想法及台湾走向,让新加坡早作部署,减少将来可能受到的冲击。 ”

社论写道:“新加坡的忧心,是两岸如果开战,亚洲经济不堪设想,新加坡难逃一劫。亚洲各国经济近年因出口大幅增长而表现强劲,其主因便是大陆进口需求急遽,大陆成为亚洲经济的引擎。如果台海出现战火,大陆经济受打击,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亚洲经济,不可避免地遭严重拖累,其打击可较一九九七年金融风暴更甚。纵然两岸未开战,但只要战云密布,已足令国际资金回避战争风险而撤离亚洲,由于国际基金多以整个区域作投资考量,他们如果撤离亚洲,新加坡也不能幸免。因此,李显龙不得不早为之计。”

社论最后说:“新加坡尚有如此忧虑,香港就更加难免,因此无论是政府、商界、投资者,都有需要密切留意两岸的晴雨风云,预作筹谋。”

亲北京的香港《文汇报》的社论则指出:“李显龙现为新加坡副总理,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已正式批准李显龙接替吴作栋成为新任总理,并将在8月上任。以他这样的身份访台,绝非私人及非官方性质。而且,李显龙5月中旬才访问过北京,胡锦涛主席对新加坡支持“一个中国”政策表示肯定,李显龙则回应说新加坡政府理解并支持中国在两岸问题上的立场。但不旋踵,李显龙却不顾中方多次严正交涉执意访台,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是自食其言的表现。”

《文汇报》指出:“台湾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坚决反对同中国建交的国家与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李显龙访台,公然冲击一个中国的原则,其性质和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首先,这伤害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使新加坡失去在亚洲最重要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其次将损害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中星两国在经贸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为新加坡带来巨大商机和利益。如果损害中星关系的政治基础,也必然损害两国经济合作关系。再次,将严重破坏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既显示了中国对东盟的友好与信任,也证明中国的发展对东盟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如果损害中星关系的政治基础,新加坡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中,将形成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的局面,这也违反了东盟其他国家的利益。……如果李显龙企图背弃一个中国政策,在两岸左右逢源,为自己捞取政治筹码,那显然打错算盘。李显龙应充分认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和中星关系的政治基础,事关台海地区和整个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必须慎重处理,切勿玩弄手段,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最新一期的《亚洲周刊》发表文章,披露了去年四月底发生的中国海军北海舰队三六一潜艇海难事故真相。今年四月恰是‘三六一’潜艇重大事故周年。《亚洲周刊》透露中国军方有关调查结果说,这起事件不但暴露了中国海军在训练方面的问题,而且暴露了其在装备上的落后状态,以至于由于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七十名官兵丧生。但却也由于这起事件,使军方亡羊补牢,促使中国在潜艇技术上解决了长期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报道写道:“中国军方的事故调查表明,‘三六一’潜艇出事前正处于半潜的‘通气管状态’,由于当时海面风浪较大,海水从通气管涌入,使通气管自动关闭,但艇内发电机却依然继续运转,导致两分钟内耗尽舱内氧气,潜艇成真空状态,致使七十官兵迅速窒息死亡。调查还查明,当通气管自动关闭之后,由于指挥员没有及时下达关闭发电机的指令,因此当操作手收到口令时,已经因缺氧处昏迷状态,无力关闭开关。”

在中国国内政治方面,香港《苹果日报》本周发表文章,分析哪位中共领导最捍卫香港利益。文章说:“今年二、三月后,北京的香港政策愈来愈左,甚至脱离香港的民意和实际情况。说到底,现在的中共最高领导层里,再没人对香港怀着深厚感情、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香港的制度和文化,更没人会挺身而出纠正那些极左的香港政策。这是北京政策趋左的原因之一。 ”

文章写道:“哪位中共领导人对香港最有感情?第一个当然是力主收回香港主权、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邓小平,第二个则非朱镕基莫属。朱镕基每天阅读的海外报章包括《信报》、《亚洲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杂志则有《经济周刊》、《时代》等。这些报刊在香港问题上都有相同的立场,就是对香港传统核心价值持正面的评价: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独立完整的司法制度、高效廉洁的官僚系统。 ……而且,若非如此欣赏香港的制度,朱断不会礼聘前香港证监会主席及副主席梁定邦、史美伦,到北京协助他建立中国的证券监管制度;若非欣赏香港,他断不会如此关心香港,多次来港,更不会说那些会开罪其他领导人、却激励港人心的心底话。虽然说出那句一针见血暗讽董建华政府“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名言后,回京很即遭到批评,但从中可看出他爱香港、捍香港利益的苦心。可是,自从朱镕基退休后,中南海内再没像朱那样热爱香港的中央领导人,愿意挺身而出捍香港利益、保护香港的核心价值了。北京领导人的分工明确,大家都有默契,绝少越权插手其他领导人分管的事务。现在香港事务由曾庆红负责,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即使不同意某些香港政策,也不便出面阻止。第一,跟朱镕基不同,他们不了解香港的具体情况,难以判断这些政策的成效;第二,他们并非特别欣赏香港,也不是对香港怀有特殊的感情,犯不为了香港问题而与曾庆红抬贡,与之交恶。”

《苹果日报》的文章最后说:“朝中没人,港人只能靠自己争利益,靠自己捍香港核心价值。”

(香港特约记者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