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柏林人爱文学,冬季沙龙爆棚

2003年2月4日

一月底二月初,第二届柏林冬季沙龙向读者推出了三十位柏林作家。一百场马拉松作品朗诵会涵盖了文学的五个品种: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专业书籍以及儿童和青年文学。这一活动受到了首都文学爱好者的欢迎。

https://p.dw.com/p/3Eeo
蒙古部落头人奇那哥的德语著作“露与草”封面

寒风呼呼地刮过柏林,飞扬的雪花使行人加快了脚步。但在市中心的波茨坦广场上,三个白色的蒙古包里却是温暖如春。菊黄的灯光下,每个帐篷里都挤进了三、四十个人。他们正各自聆听着一位柏林作家的作品朗诵会。其中的一个帐篷里,曾获得过多个文学奖的作家克莱恩 (Georg Klein) 便正在朗诵他的有关柏林的长篇小说“来自德国人”。有一个情景是总理夫人募捐的场面。坐在帐篷里的听众除了能听到作家的声音外,各种杂声透过毛毡钻进帐篷后显得格外刺耳。

但噪音并没有影响人们对作家和作品的兴致。克莱恩的四场朗诵会朗诵的是不同的作品,但每场朗诵会都是爆满。而且这并非个别现象。在第二届的柏林冬季沙龙里,三十位柏林作家在四天内举行了一百场作品朗诵会,这一活动受到了文学爱好者的青睐。

就在中国人过年的这个星期里,朗诵会每天从中午开始,子夜过后才结束,作家每过一小时就换一班,因此听众也是每小时换一班人马。虽然这些活动全都不收门票,但有不少朗诵会还得事先订座。有些来得不巧的只好先去逛街,然后早早来等下一场。就连周六即大年初一晚上,柏林上万人涌向每年两度的“博物馆长夜”活动时,这个文学沙龙里依然是座无虚席。

这个马拉松文学朗诵会是日本设于波茨坦广场的索尼中心的首创。它本意是要驱赶冬日的寒冷,让人们在严冬里也来到这个现代化的广场上消磨时光。索尼中心发现柏林有一大宝库,就是作家众多,作品纷纭。

去年年初,索尼中心建起了三个蒙古包,柏林冬季沙龙一炮打响,今年于是更上一层楼,蒙古包重又亮相,把不少尚不太知名的中青年作家和诗人介绍给了读者。这些作家大都出生在别的城市,现在生活在柏林,而且他们全都获得过各种德语文学奖。其中外貌最不寻常的是蒙古部落头人奇那哥(Galsan Tschinag),他曾在德国生活多年并发表了德文书作。而最有名的作家则是出生于罗马的德力尤斯(F. C. Delius) 和柏林女青年作家和坡 (Felicitas Hoppe), 他们都是德国当代重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