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莫言自我政治化

2012年10月20日

莫言、廖亦武、刘晓波、艾未未、唯色、程益中……本周《墙外文摘》涉及到的这些名字,构成了远比“红高粱”纷繁复杂的中国图景。

https://p.dw.com/p/16Tev
epa03427705 Undated image provided by Duke University of US researcher Robert Lefkowitz. The 2012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has gone to two US researchers whose work shed light on how the billions of cells in our body sense their environments, it was announced in Stockholm, Sweden, 10 October 2012. Robert Lefkowitz and Brian Kobilka, both of the US, will share the prize of 8m Swedish kronor (US$1.2m). Their work focuses 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 number of proteins that reach through cell walls. EPA/DUKE UNIVERSITY PHOTOGRAPHY EDITORIAL USE ONLY/NO SALES EDITORIAL USE ONLY/NO SALES +++(c) dpa - Bildfunk+++
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关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论,本周仍在继续。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接受香港《明报》专访,肯定了莫言在文学上的创造性贡献,指出他的想象力在八十年代已经一鸣惊人。被问到中国政府是否会更加重视文学,王德威说,中国政府从来都是非常"重视"文学创作,中国政府对文学的控制,从延安时期开始其来有自,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这方面,中国政府其实是承袭了列宁式的运作机制。我希望他们不要再依循党的路线,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成绩吧。

王德威认为,那些认为莫言在体制内反抗体制的人,是把莫言"英雄化"了。但是他认为,莫言没有选择作民运人士,逼迫他为刘晓波表态是很奇怪的,是将莫言政治化。同时,他又指出:

不过,反过来说,莫言本来就已经是政治化的了,他接受了作协副主席的位置,他参与了官方的很多活动,他无可奈何的身陷其中。……诺奖本来就是文化、政治、地理之间的角力。获奖作家一方面受到最高的尊荣,但一方面也无可奈何地参与了政治方面的运作。

莫言和廖亦武定义了文学界限

Hessen/ Bundespraesident Joachim Gauck (M.), seine Lebensgefaehrtin Daniela Schadt und der chinesische Schriftsteller Liao Yiwu sitzen am Sonntag (14.10.12) in der Paulskirche in Frankfurt am Main zu Beginn der Verleihung des 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nebeneinander. Yiwu wurde am Sonntag mit dem Friedenspreis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geehrt. Der 58-Jaehrige, der seine Heimat 2011 verliess und seitdem in Deutschland lebt, hat in mehreren Buechern ueber Opfer der chinesischen Gesellschaft geschrieben. (zu dapd-Text) Foto: Thomas Lohnes/dapd
廖亦武在德国书业和平奖颁奖典礼上与德国总统高克及女友并排就坐图像来源: dapd

《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则将莫言与流亡作家廖亦武及和台湾诗人杨牧比较。廖亦武因为写诗谴责中共当局的"六四"镇压被判刑入狱,身心遭受严重摧残。目前流亡德国,获得德国最高人文奖--德国书业和平奖。他上周日在法兰克福发表激烈尖刻受奖演说《这个帝国必须分裂》。他表示,为了中国和世界的自由,独裁统治下的中国必须消亡。

报道说,这两个人被广泛塑造成两大敌对阵营的代表--一边是统治集团,一边是异见人士,两大阵营共同定义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界限。这种情况可能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治下的大陆地区已经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了这场辩论中的中心议题。

国旗永远不再升起来?

柬埔寨前王国西哈努克在北京病逝,天安门广场等多个政府要地为他降半旗。早前,香港发生南丫岛海难,港府降半旗,中央政府驻香港机构也降半旗。而中国内地各种重大灾难,少见政府降半旗志哀。香港《太阳报》发表批评《国旗不能随便降》,文章讥讽道:

不能不承认,中国政府是崇洋媚外的,香港虽在一国之内,但毕竟是两制之下,算半个"外人",所以生荣死哀,得到了降半旗的待遇。惟不可不知,国旗不能随便降,如果平常一个老百姓死了就降旗,那可不得了,以内地灾难之多,死人之众,国旗只能永远阳痿--升不起来。……对老百姓而言,就别瞎指望降半旗一碗水端平了,只要官老爷不在死难现场莫名其妙地微笑,已经是以人为本。

藏人进藏需要特别许可证

Etwa 5000 Tibeter forderten die Pejinger Regierung bei einer Kundgebung Freiheit für Tibet auf. Ort: Nangqian in der Provinz Qinghai Datum: 08. Feb. 2012 Fotograf: Rinzin Wangmu
青海藏区图像来源: DW

最新一期英国政论杂志《新政治家》邀请中国异议艺术家艾未未担任客席编辑。艾未未编辑的中国专题中发表藏族作家唯色的文章《进藏路上的检查站》,揭示藏人进入拉萨还需要专门的进藏许可证这一荒唐事实。唯色指出:

事实上,在整个藏地,以民族划分的"维稳"政策并非今日有之,对汉人优待有加并赋予表象的信任使之拥有优越感及趋同感,却对藏人不断高压,权利尽皆剥夺,这不但是变相的"种族隔离"政策,也是造成组群对立、组群分裂的催化剂。至于未来,会有一个笑泯恩仇的未来吗?会有一个稳定的、大一统的未来吗?对此,我抱以深深的怀疑。

优秀新闻工作者被定点摘除

本期杂志还发表中国着名媒体人程益中的文章《中国的媒体控制》。程益中以曾经同时担任《南方都市报》总编辑和《新京报》总编辑的亲身经历,揭露胡温政权控制媒体的种种手段。程益中说:

现在已经形成这样的局面:卓越的媒体领袖遭到悉数清理,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被定点摘除,连他们的同情者也被彻底边缘化,而驯服和听话的人全面得势掌权;审查像病毒一样自我复制且迅速蔓延,执行禁令层层加码,自我审查比被动审查的标准更为严苛;新闻理想被摧,价值观和理念认同不复存在,卑鄙成了唯一的通行证。

作者:张平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