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2008奧運:3年後北京究竟何許模樣?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7月25日

戈壁灘的沙塵混和著汽車尾氣,海市蜃樓般奧運之城的輪廓在滾滾熱浪中漸漸清晰。民工們掄著大錘、緊著螺絲釘,烈日下鋼花飛濺。北京,正如火如荼備戰奧運;3年後,它將以怎樣的形象亮相呢?

https://p.dw.com/p/6xWs
古老的北京讓人變得越來越不認識圖片來源: AP

為建設奧運及改善基礎設施,中國所投入的費用高達320億美金,奧運建築工地超過200萬平方米,房地產市場更是空前繁榮。對北京而言,這是百年難遇的機會,它要以超級宏偉的建築,讓世界認識現代的中國。不過,在中國似乎習慣於將「現代」同「規模宏大」拴在一起。

處處設計可圈可點

所有大型奧運場館都須為國際型大賽量身定做--其結果是,西方建築師幾乎參與一切項目的設計工作。來自瑞士的Jacques Herzog 和Pierre de Meuron參與設計的奧運主場可容納10萬觀眾,從平面圖上看,其圓形結構並無迥異之處;而從三維立體圖上,你才會驚嘆於其獨具匠心。會場的外牆完全是鋼結構的銀色骨架。遠遠望去,它好比一隻精美絕倫的鳥巢。

游泳中心「水立方」毗鄰「鳥巢」。來自雪梨的PTW事務所對游泳館外牆的設計靈感十分新奇有趣,藍色的肥皂泡泡一個摞一個,堆積出蜂巢形的透明外牆。在這藍色泡泡牆內,是奧運會游泳和潛水競賽使用的泳池及 17000 個觀眾席位。場館裡突出的方圓構圖特徵,正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天圓地方概唸完美契合。

緊挨「水立方」的,是佔地27萬平米的大型運動及新聞發布中心,該建築方案由英國RMJM設計公司旗下的香港分公司承接。原來,樸素大方的設計風格也為2008北京奧運所具備。

奧運籃球館座落在高樓林立的五棵松,來自蘇黎世的建築師Burckhardt和同伴的設計方案得到了認同。由於京西缺少運動場館,該館賽後的實用性成為重要的考察依據。籃球館外牆設計頗得人心,它正是一幅頂天立地的LED屏幕。無論你是買不到票,還是買不起票,都能在此觀看即時轉播的賽況。

作為德國自行車賽道及場館設計的老字型大小,舒曼設計事務所將自行車運動理念深深融入自行車館的設計之中:模仿自行車輪,從軸心輻射出的輻條支撐起輕巧的薄膜式館頂。考慮到中國以自行車大國著稱,這裡還為觀眾設計了一個三層的、可安全停放5000輛自行車的停車場。

「完美」與「儉省」難以得兼

為了貫徹「更快、更高、更強」這一奧運精神,奧運建設通常規模過於宏大,費用上也為東道國帶來不小的負擔。面對這一兩難境界有兩種先例:1996年亞特蘭大成功地嘗試,用最低廉的費用搭建臨時場館;與之相反,巴塞羅納在1992年奧運會時,在城內分散建築奧運場館,如願提升了城市品位。

這些場館即使在賽後利用率也相當可觀,而周邊環境價值更是水漲船高。奧運會一結束,為能親睹這座魅力都市,全世界數百萬旅遊者興致勃勃來到巴塞羅納,巴塞羅納一躍成為南歐旅遊熱景。其持續性發展方針成為全歐洲的典範。

大規模的奧運公園是奧運建設的核心,其設計由波士頓的建築師承擔。他們所設計的大片綠化帶,將從天安門、紫禁城到天壇的皇城中軸線向北部延伸。但其方案還須濃縮,尤其是水域面積可能縮小不少。

在整個奧運建設過程中,更多的是異議,而並非真的付諸實施。西方專家的參賽設計,產生於「一切都可行」贊許聲中,而實際操作中,他們卻被告知「太龐大、太昂貴、太複雜」。

這一點,在國際上頗具影響力的建築大師Herzog和

de Meuron應是深有體會。他們設計的奧運主場「鳥巢」的建造不得不於2004年中斷,工程延遲到2005年5月才得以繼續。一位中國教授的研究稱,該設計耗用的鋼材相當於一座同等級別場館用鋼的4倍,這是「浪費資源」。最終,他們採取了擴大屋頂開口的方案。顯然,這是對眾人批評的妥協。但是誰也說不清,接下來輪到向其他哪座場館「開刀」。

要在品質上無可挑剔,北京就得在細節的把握上、在原材料的選擇上以及適當的完善方案上做到盡善盡美。否則,它就會像豆腐渣一樣,連起碼的戈壁沙塵暴的「洗禮」都經受不起。這時候,全球矚目的奧運會不再是揚眉吐氣的地方,恰恰相反,它會使人顏面盡失。這樣的前車之鑑不是沒有過。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