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eBIT大展的歷史

2002年3月13日

CeBIT電腦與訊息技術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後初期。40多年來,它發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博覽會。它的根子紮在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博覽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那兒。

https://p.dw.com/p/1yvn
施羅德總理與微軟總監巴爾默在CeBIT開幕式上圖片來源: AP

50年代末,當初被綜合稱為「辦公室工業」的行業已經成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裡第三大的展覽行業。年復一年,計算機技術逐漸地躋身其間。1965年,充滿傳奇色彩的企業家海因茨.尼克斯多夫首次在這個博覽會上展出了他的計算機820。隨著80年代個人微型電腦的興起,展覽者和廣大觀眾的興趣急劇上升。

1982年,參觀者首次突破20萬大關。那些年裡,場地太小太擁擠始終是一個重大的討論話題。為此,博覽會主辦者於1986年為辦公室技術開闢了一個獨立的展覽區。於是,1號廳成了CeBIT展的祖母。直至今天,還有眾多的首次參展企業把攤位設在這個「祖母廳」裡。這個廳有個特點:這裡的攤位全年不拆,全年出租。

1986年,CeBIT這個名字問世。當時人們在兩個名字裡作選擇,一個是CeBOT,德文是Centrum fuer Buero- und Organisationstechnik,意即「辦公室與組織技術中心」,另一個即CeBIT,德文是Centrum der Buero- und Informationstechnik,意即「辦公室與訊息技術中心」。最後決定採用CeBIT,作出決定性貢獻的是「BIT」。因為bit(字節)是最小的訊息單位。

第一次CeBIT展的參觀者為30萬人。電信首次構成了一個自己的區域。從此以後,這個博覽會的參觀者每年以5萬人的規模遞增。

1995年,博覽會發生了爆炸性「危機」:75.5萬參觀者湧入博覽會,把整個場地擠得水洩不通。專業參觀者非常憤怒,他們認為巨大的人流破壞了生意,CeBIT面臨著失去作為市場的地位,而演變成一個純粹的技術展。

為此,博覽會公司採取了提高門票的措施,用高價門票來嚇退那些一般參觀者。此外,他們還從1996年開始,每二年舉辦一次家庭電子訊息展--Cebit Home,這個訊息展是面對廣大電腦和通信愛好者的。

但Cebit Home紅顏薄命,才舉辦了兩屆便已香消玉隕。原因是:為了保證2000年世界博覽會在漢諾威的舉辦,博覽會公司把Cebit Home移到德國東部的萊比錫去辦。但這個決定是災難性的:由於感興趣的展覽商太少,那個博覽會不得不取消。現在博覽公司還沒有決定是否重新拋出繡球。

2001年,CeBIT的參觀者再創高峰,達到84.9萬人。但專家們認為,這個規模應該是到頭了,幾乎不可能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