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走出梅克爾陰影的艱難之路

2013年8月29日

一位強大的總理和一位無經驗的外交部長——這一組合如何運作?對德國四年來外交政策的回顧。

https://p.dw.com/p/19YXR
Der deutsche Außenminister Guido Westerwelle führt Gespräche in Skopje (Aufnahmedatum 22.02.2013, in Skopje, Mazedonien) Quelle: MIA via Elizabeta Milosevska, DW Mazedonisch
Guido Westerwelle führt Gespräche in Skopje圖片來源: MIA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於基多‧韋斯特韋勒來說,從在野黨的席位一躍登上外交部的首席,無疑是一次凱旋式的晉升。這位一度經常被人譏笑甚至誹謗的自民黨主席在2009年大選時為其黨派創下了獲近15%選票的巨大成果,一舉被推上其權力巔峰:外交部長兼副總理。然而就職後他的起步並不順暢,因為最初他依然繼續介入內政而不夠關注他的本職業務--外交。

在外來壓力下,2011年4月他讓出自民黨主席席位並放棄了副總理職位。從此,他得以把精力更多地集中於首席外交官的職責上。事實證明他卓有成效,正如基民盟政治家、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魯普雷希特‧波倫茨(Ruprecht Polenz)所評價的那樣。"人人都能感到,他現在是把全身心撲在外交部長的工作上了,"波倫茨表揚道。他還說,韋斯特韋勒深入瞭解各項議題,非常盡心盡責,努力在越來越緊密發展的歐洲維護德國的利益。"他是一位堅定不移的多邊主義者,也就是說,他不主張德國我行我素。這一點我認為很好。韋斯特韋勒上任後明顯變得老練起來的。"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arrives for the weekly cabinet meeting at the chancellery in Berlin, Germany, Wednesday, Oct. 17, 2012. (Foto:Michael Sohn/AP/dapd)
大量外交政策方面的職權轉移到了總理府圖片來源: dapd

強大的總理--軟弱的外長?

法蘭克福大學的政治學家君特‧赫爾曼(Gunther Hellmann)也持這一看法。他評價道:"韋斯特韋勒如今已是一位自主老練的外交部長。"然而,在梅克爾身邊他沒有很大的發揮餘地。"對於一位外交部長來說,同一位已是十分熟練的總理合作,是很難表現自己的。"

赫爾曼說,除此之外,鑑於里斯本條約,大量外交政策方面的職權轉移到了總理府,而梅克爾又會非常機智地利用其手中的權力,將棘手的外交問題推到外交部長身上。2011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就利比亞問題表決一事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關於在利比亞上空是否建立禁飛區的表決中,德國和擁有安理會否決權的俄羅斯和中國一樣,投了棄權票。為此,他受到了反對黨和媒體的抨擊。

赫爾曼指出,實際上,對這一決定,梅克爾和國防部長托馬斯‧德梅齊埃都起了極大作用。然而,他們有意避免參與當時激烈的爭論,看到韋斯特韋勒為這一不受歡迎的決定而遭受"有些不公的攻擊"也沒有站出來表態。"這是梅克爾非常機智的一招,而韋斯特韋勒那時也犯了一些假如他更機智的話原本可以避免的莽撞錯誤,"這位政治學家回顧道。他認為,如今,韋斯特韋勒已經知道如何處理與總理和國防部長的關係,行動起來已比上任初期老練多了。

Der außenpolitische Experte der SPD-Fraktion Dr. Rolf Mützenich im Gespräch mit DW-TV am 14.6.2013 in Berlin.
社民黨外交事務專家米策尼希圖片來源: DW

對韋斯特韋勒的批評

社民黨外交事務專家羅爾夫‧米策尼希(Rolf Mützenich)持同樣看法。他亦認為韋斯特韋勒在任職四年中漸漸老練起來。米策尼希表示,儘管如此,他還是說不上韋斯特韋勒在行將結束的任期內在外交政策方面留下哪些大手筆,譬如說他沒有為2012年2月推出的德國政府的外交政策方案注入實際內容。米策尼希批評道,韋斯特韋勒在毫不顧及人權問題和民主價值的情況下,將被他定義為"有塑造力之國(Gestaltungsmächte)"的中國、哈薩克斯坦或馬來西亞,宣佈為戰略夥伴國。然而,想同這些國家一起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卻並不清晰。米策尼希說:"這種有塑造力之國的說法看來好像是一種可向哪些國家提供武器的行動指南。"他還認為,韋斯特韋勒的拉美戰略也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米策尼希認為,在同俄羅斯的關係上也是如此。韋斯特韋勒疏忽了對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imitri Medwedew)及其建立新的安全架構的嘗試提供適當支持。米策尼希還表示:"令我完全不能接受的是,在對軍備出口的批評中他沒有表示任何態度。我認為,他在此應該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態度,特別是因為他聲稱主張以價值觀為導向的外交政策。"

米策尼希說,韋斯特韋勒上任時許諾致力於裁減核武器。然而其努力的效果等於為零,因為聯邦德國越來越多地向例如阿拉伯半島這樣的局勢緊張地區出口武器。

梅克爾教條

2011年7月,聯邦安全委員會通過了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口200輛豹式主戰坦克的決議,引起不安和憤怒。在此之前,即2011年3月,沙烏地阿拉伯軍隊開進島國巴林以協助巴林國王鎮壓反對其統治的叛亂活動。

用武器支持利雅德的決定是符合所謂"梅克爾方針"的。該方針的含義是,與其向危機地區派兵以平定衝突,不如向當地政權輸送武器,讓其自己來完成這一任務。2011年10月在柯爾柏基金會在漢堡舉辦的一次活動上,梅克爾總理首次闡述了這一新的外交方針。她說:"我們必須使那些願意承擔責任的國家,能夠承擔起其責任。我特別說明,這也包括出口武器。"2012年10月,梅克爾在向聯邦國防軍的一次講話中進一步指出:"凡是自認對保障和平肩負責任而又不能在世界所有地方參加捍衛和平行動的,都應向可信賴的夥伴提供幫助,使其能夠完成相應的任務。"

Kampfpanzer Leopard 2 A4 während einer Militärübung, Objekte; 2002 , Lehrvorführung der Kampftruppenschule Münster , Bundeswehr , Armee , Heer , Gefechtsfahrzeuge-Lehrübung , Gefechtsfahrzeug , militärische Übung , Militärübung , Manöver , Panzertrupp , Panzertruppe , A 4 , Panzer; , quer, Kbdig, Einzelbild, Freisteller, Fahrzeuge, Deutschland, Aktion, Militaer, Staat, Ohne, Niedersachsen
2011年聯邦安全委員會通過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口豹式主戰坦克的決議圖片來源: imago

在世界上承擔更多責任?

在社民黨外交事務專家米策尼希看來,鑑於德國國防軍規模縮小,德國軍備產業苦於需求下降,梅克爾教條不過是為德國軍備產業制定的經濟刺激方案而已。而聯邦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基民盟的魯普雷希特‧波倫茨則儘管有所保留,卻並不全面拒絕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口武器。他說:"不可否認的是,沙烏地阿拉伯在葉門邊界還是面臨某種威脅的。"他表示,此外,沙烏地阿拉伯境內的什葉派胡塞叛軍受到伊朗的支持,這一點也務必要"注意到"。

然而波倫茨駁回了媒體多次提出的批評,即德國沒有適當地參與武裝干預。他說,德國在外國有6000多名駐兵,所有派兵行動都是符合國際法的,因此德國政府完全履行了自己的責任。

就是政治學家君特‧赫爾曼(Gunther Hellmann)也認為德國在這方面沒有什麼不足。他說:"依我看來,從德國(在當今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從其歷史,從其自我認識上,從其潛在實力來說,目前德國政府在承擔全球責任方面所推行的政策還是比較適當的。"

外交部長韋斯特韋勒主張這種不干預策略。"武力介入不應該成為正常的政治手段,而只應是一種很大的例外措施,"他在接受一次報社採訪時如是說。他表示,他寧願被指責過於謹慎,被指責有時顧慮重重,"而不希望有朝一日自我譴責,說自己過於輕率地派遣德國士兵介入戰事。"

作者:Bettina Marx 編譯:施彥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