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世界經濟重洗牌,中國崛起德國不衰

瀟陽2007年1月24日

瑞士經濟智囊公司Prognos受德國商報委託作出了一份「2015年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報告」。報告預測,雖然中國、印度和其它亞洲門檻國家的崛起勢不可擋,但是,失去了出口世界冠軍頭銜的德國也仍然是全球化的贏家。

https://p.dw.com/p/9l0k
還要更紅火圖片來源: AP

拉爾夫-博勒有限公司是德國西北部一家生產自行車輪胎的家族企業,它生產的「燕子」牌自行車輪胎銷往世界各地,甚至連Continental和Michelin這樣的大康采恩在這一領域都不是它的對手。博勒公司總部大樓裡有一個房間,裡面的貨架上整齊碼放著21面國旗。今天是有一個芬蘭客戶代表團來訪,公司門口的旗桿上就飄揚著芬蘭的國旗。當然,這個旗桿上不只一次飄揚過中國的五星紅旗。

博勒公司就是全球化趨勢中德國企業的一個成功榜樣。在全球化的競爭壓力下,博勒公司不但沒有萎縮,而是迎頭趕上,十年內將銷售額翻了一倍。目前,博勒的生產的自行車輪胎幾乎全部產自設在印尼的分廠,這個廠由博勒和一家韓國公司共同經營。

雖然生產全部轉移到了印尼,但是博勒的70%的產值是在德國本土產生的。博勒從它在德國的銷售中心向全世界銷售1800種自行車輪胎。博勒在德國的總公司雇傭了一批業務精良的工程師,所有的產品設計和公司獨有的技術都掌握在他們手中。除此之外,總公司還掌握著品牌維護和產品的銷售網路。

博勒的老闆弗蘭克.博勒不久前到自行車王國中國參觀一個自行車展,他想數一數到底有幾家自行車輪胎製造商參展。「數到第100家,我就不數了。」面對來勢兇猛的亞洲廠家的競爭,博勒公司拼的只能是技術和創新能力。「我們必須要保持創新能力,否則就輸定了」,博勒說。

全球化開始進入3.0版

Prognos公司的世界經濟專家凱.格拉姆克說,世界處於新一輪更加浩蕩的全球化浪潮的前夜,在今後的十年裡,世界經濟要重新大洗牌,進入第三波全球化時代,格拉姆克形象地說它將是「全球化3.0版」。

Prognos的「2015年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報告」中給出了以下預測數字:到2015年,世界出口總額將增長76%,中國、印度和其它亞洲門檻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將大幅度增加,每三個出口產品中就有一個是出自這一地區(目前是大約四分之一)。報告預測,兩年後,德國就得將世界出口冠軍的稱號讓給中國,到2015年中國和印度的出口額將是現在的三倍。

對於德國企業家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將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被浪潮沖到一個新世界,過去的幾十年營造的模式與結構突然變得不再適用了,他們處於新市場、新產品和新對手的包圍中。很多企業過去一直是在界限劃分得很清晰的市場內運行,現在突然要面臨一個直接的全球化的競爭。

化工業就是一個例子。上世紀八十年代,德國的幾家著名化工企業如BASF、Hoechst和拜爾等的產品主線就是那麼幾條,如石油加工、天然氣、特殊化工、生物技術和製藥等,產品佈局十分均衡。但是25年後,這些大化工集團的產品線被分化為十幾類,產量也變得更小,而Hoechst乾脆就被分割成了三個公司。2006年的世界化工業是一個被分割得瑣碎的市場,世界幾家大化工集團的產量只佔世界總產量的2%。

是挑戰也是機遇

冷戰鐵幕的落幕和中國經濟的崛起讓世界範圍內的貿易迅速增長。對於德國企業來說,它們一方面有了更為廣闊的銷售市場,另一方面國內和國外的新的競爭壓力也增加了。Prognos的報告預測,從現在到2015年,德國的出口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德國人創造的44%的產值都將是出口到國外。

德國出口增加的同時進口也將急劇增加,從而也導致了國內市場競爭更為激烈。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只有那些能持久和穩定地提高生產能力、能在組織結構簡化的前提下不斷提高產品品質的企業才能生存。Prognos的報告樂觀地指出,「總的來說,到2015年,德國企業的處境要比現在更好。」報告說,德國的具有競爭力的行業是汽車、醫療和測量與控制機械。

物流業是一個具有非常廣闊發展前景的產業。全球化的貿易推動了貨物運輸、倉儲和分送的業務,物流業在商品價值鏈中成為穩定增長的一部分,德國物流業目前估計還有產值五六百億歐元的發展空間。

全球化下企業生存的重要挑戰是如何保證人才不流失。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印度,德國企業要想在當地發展,獲得和保住合格的當地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能否靈活地應對市場的高速增長速度也是企業將來要面對的大問題。在全球化高速進行的時代,開拓市場的節奏像是電影裡的快鏡頭,尤其是亞洲企業增長的速度讓歐洲人眼花繚亂,亞洲企業往往用一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歐洲企業幾十年的發展。因此,今後真正的挑戰或許可以稱為「對擴張的有效管理」。例如,很難想像,一個德國的幾十人的中小企業會在亞洲有能力操作一個年營業額在5000萬到一億歐元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