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印經濟:雙贏重於競爭

苗天2007年4月23日

博鰲亞洲論壇2007年年會於4月20日至22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年會主題為「亞洲尋求共贏—亞洲的新機會」。中印經貿關係是博鰲論壇討論的重點之一。中國和印度同為亞洲的大國。近年來中印雙邊經貿關係迅猛發展。但在昨天的博鰲論壇上,來自中國和印度的企業家和經濟學家指出,中印兩國還必須進一步加強雙邊投資與貿易。

https://p.dw.com/p/AHqq
假如龍象聯手

作為亞洲的兩個大國,中國和印度在經貿領域上仍存在彼此的猜疑。在昨天的博鰲論壇中印經貿關係討論中,與會者指出,兩國政府應進一步開放本國市場,以促進貿易的往來。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南亞研究室主任趙干城指出:「這兩個發展中大國在經濟貿易領域的互補性是很強的,和以前許多專家的預測不同。這兩個經濟體除了競爭的一面還有互補的一面。這個互補的一面是通過最近幾年來中印兩國經貿關係的高速發展所證明了的。」

據瞭解,中印兩國的雙邊貿易自2001年以來迅猛增長,每年的增長率都在50%以上。2006年雙邊投資與貿易額達到250億美元。儘管如此,與兩個國家各自的貿易總量相比,這個數字仍然十分微小。原因何在呢?趙干城指出,中國和印度的經貿關係的起步是在一個非常低的層面上,比如在2001年,兩國經貿額只有兩三億美元。此外,兩國關係中的政治因素也有影響。

中印兩國同為製造業大國,之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紡織品行業。但是,趙干城認為,除了在同質化產品上存在競爭之外,兩國間經貿領域的互補性不容忽視。他認為,正是在經貿領域上的相互需要才促使了過去幾年中印雙邊貿易的飛速發展。

據瞭解,在中印的雙邊貿易中,中國從印度的進口產品中鐵礦砂等原材料居首位,印度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鐵礦石來源地。而印度則從中國進口機電等產品。除此以外,雙方在軟體,製藥等行業也存在貿易互補性。

趙干城認為,兩國市場對彼此的開放度仍然有待提高。他指出,相比較來看,印度的市場還是比較封閉的。「印度的市場存在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印度反傾銷的案件樹立的比較多,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針對中國的。為什麼印度市場對中國比較封閉呢,原因比較複雜。除了經濟方面的因素,也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兩國政府間也存在一些問題。」

在25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額中,相互投資額所佔的比例還十分微小。儘管如此,投資的步伐已經開始了。印度企業已經開始在中國上海等地開設分公司。中國在印度也是如此。「中國和印度雙方採取的態度和方針就是,我們盡量培育積極的東西,減少消極的東西。在這樣一個大前提下,我個人認為,政治上的良好關係將促進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中國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中小型企業很難通過國有銀行體系獲得進一步發展的資金。而印度國內大型的基礎設施亟待改善。有分析指出,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成功的跨國企業都將可能成為未來十年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西方國家將需要適應這一新的發展趨勢。

在政治層面上,對於中國和巴基斯坦在軍事上的密切合作,印度一直保持高度的關注。而就中印邊界問題上,兩國總理去年達成了「政治原則」,更具體的談判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