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江門不要核輻射」

2013年7月12日

本周五,廣東江門地區爆發街頭抗議,反對當地政府批准央企中核集團在該地興建核燃料加工廠。在公眾壓力下,當地政府緊急決定項目公示延長10天。參加者表示將繼續抗爭直至項目下馬。

https://p.dw.com/p/196jO
Der Fotograf hat uns schriftlich erklärt, dass die DW seine Bilder verwenden darf. Zulieferer: Tian Miao Proteste in Jiangmen Es sind Bilder von einer Demonstration in Jiangmen, Guangdong, China. Die Bürger protestieren gegen den Plan, ein Atomprojekt vor Ort zu errichten. Die Bilder sind aufgenommen am heutigen Tag (12.07.2013). Der Fotograf heißt Junwei.
圖片來源: Junwei

(德國之聲中文網)7月12日,逾千名廣東江門市民走上街頭,從該市東湖公園出發遊行至市政府外,抗議當地政府批准江門鶴山市址山鎮興建核燃料加工廠,現場警力阻止未果,遂在市政府門前設置路障,抗議民眾表現理性,據多名市民上傳現場圖片顯示,市民打出"江門不要核輻射"、"誓死反核"等標語。

據香港《南華早報》等媒體報導,鶴山市發展和改革局,於上周四(7月4日)突然在江門市政府網站上公佈了核燃料加工廠的興建計劃,該核燃料加工廠是由央企中核集團和中廣核集團合資建設,總投資超過370億元人民幣,位於鶴山市址山鎮大營工業區內,佔地230公頃,將建有鈾轉化、鈾濃縮、核燃料元件製造等設施,生產的核原料供給廣東省市大亞灣等核電站使用。項目的公眾咨詢期為10天, 7月14日為最後限期,其中還包含四個公休日。民眾對政府欠缺誠意的走過場的公示表示憤怒,期間小規模抗議一直持續。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這個大型投資項目在立項之初受到超過40個地方政府的追逐,江門鶴山市最終勝出。鶴山市官網著力強調項目對發展地方經濟的推動作用,稱項目建成後,無論是在工業產值還是在稅收方面將會再造兩個鶴山,將以最快的速度在年底上馬動工。該媒體也披露,項目還未獲得中國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亦未進行大型工程的環評。

因為該項目距離香港僅有120公里,距離澳門不足100公里,兩地公眾和媒體對該項目的進展表示關注,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本周三表示,已向廣東政府發出正式質詢。與此同時,多位專家和官媒為該項目背書。7月12日,當地官媒《江門日報》在頭版大幅標題報導稱,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專家委員會的副主任李焯芬表示"做好的核燃料棒,拿在手裡都不怕,不會受到核輻射",此語再惹怒當地民眾;民眾表示"討論的重點不應該是'炸彈'是否安全,而是為什麼要放在江門市?老百姓不答應";媒體人舒聖祥撰文斥政府"先斬後奏"、缺乏對民意的基本尊重。

Der Fotograf hat uns schriftlich erklärt, dass die DW seine Bilder verwenden darf. Zulieferer: Tian Miao Proteste in Jiangmen Es sind Bilder von einer Demonstration in Jiangmen, Guangdong, China. Die Bürger protestieren gegen den Plan, ein Atomprojekt vor Ort zu errichten. Die Bilder sind aufgenommen am heutigen Tag (12.07.2013). Der Fotograf heißt Junwei.
抗議者打出條幅圖片來源: Junwei

"如果我們的聲音大一點,政府會有所考慮"

在一家科技公司就職的江門公民鄭茂彬就此事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他向德國之聲介紹今天超過千人走上了街頭,民眾質疑該項目發改委立項、環評等程序缺失、政府走過場的公眾咨詢和訊息不透明等;民眾也擔憂會發生核洩露影響民眾健康和當地旅遊業,而這些不是當地政府解釋下核燃料廠"理論上的安全性"就能釋疑的:"第一是擔憂對健康的影響,擔心發生核洩露,影響後代健康;第二就是政府公示訊息太遲了。"

鄭茂彬也表示,政府考慮的是GDP,但前提應該把公眾生命權利放在首位,鶴山核燃料項目對政府官員政績有直接影響,因此絕不可能輕易下馬,因此當地民眾將會持續抗議,本周日將有更大規模的集會抗議行動:"要看民眾聲音大不大,如果太小的話,政府不會輕易動搖,如果我們的聲音大一點的話,政府會有所考慮。"

據《南方都市報》發自江門現場的報導,民眾走上街頭的同時,鶴山市政府召開相關新聞通氣會,向媒體記者介紹江門核原料基地選址鶴山的相關內容。中核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鶴山核原料加工廠出現像蘇聯車諾比核电站爆炸、日本福島核洩漏的事故機率幾乎為零。此外,鶴山市將核原料選址公示時間延長10天,以充分聽取民眾意見。

A protester stands in front of a lines of riot police officers Saturday July 28, 2012 in Qidong,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uthorities in eastern China dropped plans for a water-discharge project Saturday after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angry about pollution took to the streets, in the latest of many such confrontations in a country where three decades of rapid economic expansion have come at an environmental price. (Foto:Eugene Hoshiko/AP/dapd)
中國環境抗爭運動頻發圖片來源: AP

"政府還在延續過去的做法"

清華大學社會學者李楯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在出口回落,內需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地方政府靠大工程來拉動當地GDP的發展,大型工程上馬,根據相關法律涉重大利益項目要有利益相關方參與,但基本上是流於形式走過場,此番江門倉促公示項目即如此:"政府沒有多大的改變,基本上是延續過去的做法,現在他們比原來'重視'訊息公開、環評公示等程序,但是他們從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一種習慣性的做法完全沒有改變,覺得他們有權力做,基本上沒有太多考慮公眾參與。"

李楯也認為,包括食品、環境安全等和民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社會問題將會導致出現愈來愈多的社會運動,遺憾的是,公眾行動從未有真正的勝利,廈門PX事件後,原廠遷至漳州;大連PX項目也在公眾鬆懈後悄然開工。官方在其中一直扮演的是"一成不變"的角色:"政府沒有積極改變的行動,甚至沒有整體改變的想法。"

作者:吳雨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