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在國學中尋找新的精神支柱

德國之聲2007年3月3日

中國社會缺乏精神支柱:馬克思主義早已失去凝聚力,人人追求富有的願望進而加劇了社會離心力。這是時代周報的一篇文章對中國社會精神狀態的總結。德國之聲摘譯如下。

https://p.dw.com/p/9x7L
回歸老孔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文章接著寫道:

「中國社會正在遭受深刻的精神失落。於是,這個國家在重新尋找自己的傳統,時而在舉止失措地摸索,時而又大張旗鼓地進行,想借助四千年的歷史為自我價值觀奠定一個牢靠的基礎。中國社會科學界的任務是重建這一文化連貫性,但這並非一紙命令就能做到的事。

「二十世紀時,中國多次切斷了自己的歷史根脈,最後一次發生在由毛澤東發動、三十年前結束的那場文化革命。中國多次排斥自己的思想精英,知識界變得謹慎起來。儘管如此,他們今天仍然具有令人吃驚的自我意識。在中國,思想的多元化同樣不可阻擋。」

在介紹了中國思想界的歷史和現狀後,時代周報的文章談到中國領導人重樹社會精神支柱的思路:

「自從中國式的資本主義發生偏癱以後,中國領導人開始大談『新倫理』,但一種要使十幾億人民遵守的社會道德不能依靠指令去弘揚。雖然每個大學生每星期仍要聽幾小時馬克思主義的課程,但重返社會主義的集體模式已完全不可能。所以,革命前帝王時期的社會模式又重新得到重視,這一模式有嚴格的層次級別,但內部具有多種平衡機制。近三、四年來,對儒家學說的興趣已延伸到最高政治領導層面。

「這一發展過程首先帶來了對教育的高度評價,全國追求文化教育。但是,像帝王時代一樣,儒家的死記硬背的方法和考試制度迫使中國兒童從幼兒園開始就投入了一場毫不留情的戰爭式競爭。這個制度造就的是人雲亦雲的碌碌眾生,而不是能思考問題的人材。

「這裡必須談到中國知識界目前正在熱烈討論的『國學』。這是一種學術文化概念,它不僅把中國的豐富傳統、如哲學、詩歌、書畫和醫學作為研究對象,也要求研究方法必須具有中國特徵。這是政府推動思想和社會科學項目的整套計劃,其輪廓現在還不很清晰。但它在中國和外國漢學界已引起轟動,因為未來科學的定義及科學的標準都可以根據『國學』來重新確定。」

(本文摘自其它德語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