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官方承認貧富分化:胡蘿蔔加大棒?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5年8月24日

中國日報本周一援引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不採取相應措施,中國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問題將導致社會動蕩,到2010年後,中國的城鎮居民收入分配形勢將進入紅燈區,也就是跨過預警線。德國之聲為此採訪了德國的中國問題專家。

https://p.dw.com/p/75ZC
火車站-中國社會的縮影圖片來源: AP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的網站就詳細介紹了這份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薪水研究所和中國社科院專家聯合完成的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農村居民去年全年的平均收入為2936元人民幣,不到城市居民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事實上,這個數字遠遠不能代表城鄉收入差距的真實情況。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薪水研究所所長蘇海南指出,城鎮居民收入的概念其實不具有可比性,因為其中並未包含城鎮居民在醫療,教育等方面享受的不同福利待遇以及非貨幣收入。按照中國官方的另一項統計數據,中國45%的財富都集中在 10%的城市人口手中,而10%的最貧窮人口只擁有整個社會財富的1.4%。相對於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更嚴重的則是城鄉差距。

儘管近年來,中國政府對農民採取了減稅措施,但卻遏制不了各級政府的大量腐敗行為以及非法佔用農村土地之風。當中國城市居民收入以每年8-9%的速度增長之時,農村居民的收入增長只有4-5%。科隆大學中國問題專家阿佩爾曼認為:

「要想縮小城鄉收入差別,目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應當是保障中國農民的土地使用權。中國農民現在其實仍然只是向鄉鎮集體租用土地,其土地使用權缺乏法律上的保證,村鎮佔用農民土地,剝奪農民土地使用權的事件越來越多。這是影響農民收入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只有保障農民的土地使用權,農民才可能從國家借貸資金,自發地促進農業生產和貿易。「

中國政府目前已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貧富差距對社會穩定的威脅。為了減輕低收入者的負擔,縮小貧富差距,中國政府計劃在個人所得稅上進行改革。據中國多家媒體透露,中國人大常委會本周二開始審議的個人所得稅修正草案擬定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從現在的800元人民幣調整至1500元人民幣,並將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稅收監管。25年來,儘管中國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了幾十倍,個稅起徵點卻一直是800元人民幣。而中國每年個人所得稅收入的65%來自工薪階層。

觀察家們注意到,中國官方媒體最近除了大量摘錄政府智囊有關貧富差距問題的報告外,還刊登了對中國的醫療改革,教育體制改革提出尖銳批評的報導,比如大量貧窮人口無法享受基本的醫療服務,無法送子女上學等等。一些分析家甚至認為,官方喉舌發出這樣的聲音很可能預示著中國新一代領導層的政策轉變。科隆大學中國問題專家阿佩爾曼卻持相反的觀點:

「過去幾個月中,中國政府其實千方百計想讓批評政府的人士閉嘴,試圖遏制引起社會不穩定的苗頭。比如禁止拿不到退休金的退役軍人舉行示威等等。我覺得媒體刊登有關發展研究所批評醫療體制改革的報導只是例外而已,只是中國政府對局勢有所失控的表現。中國的社會問題已經如此突出,媒體已經不可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但是,大部分媒體還是侷限於報導哪些問題已經得到解決,表明政府還是關心群眾疾苦的。我認為,現任中國政府還是在執行控制媒體的政策,只不過也想給輿論造成關心社會問題的印象,給那些目前低收入的人們一點希望。胡羅卜加大棒的政策就是現在的中國領導人維護自己權力的基本出發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