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模式"面臨挑戰

2010年11月8日

《新蘇黎世報》駐京記者費沛德 (Peter A. Fischer) 基於其在華3年半的觀察和研究,在離任前發表長文,詳細分析了"中國模式"的成因、特點和前景,認為這個模式雖然帶來了經濟起飛和生活改善,但是中國面對重重挑戰,如不改變"中國模式"就無法獲得持續地成功。

https://p.dw.com/p/Q1JC
圖片來源: DW-Montage

文章認為,"中國模式"的實質是:市場作用日益重要的"國家資本主義",與中共精英的 "威權政體"以及以傳統價值和家庭為重的社會相結合。

無論有多少中國特色,"從經濟上來看,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成功,根本原因在於把經濟領域重新交給市場,重新確定正確的刺激經濟方式。……只要允許,中國人就能找回其眾所周知的勤勞、律己、創造力以及經商意識。"

文章寫道:"中國制度的特殊之處是,這種自由依然是由一黨專制來明確界定和限定的。中國領導人允許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擁有較之改革之初所無法比擬的更大的活動餘地。"人們想幹什麼就干什麼,"只要不去質疑一黨專制。""中共位於法律之上,因此,在實踐中沒有真正的法律保障。"

"……中共是一個精英的圈內人俱樂部,為了自己的成員將利益最大化。可是,它成功地讓在位官員日益專業化。當然,因襲的(儒教和帝皇的)傳統文化背景也起了作用。"

"所以,政治上的列寧主義在中國或許就輕易與變化中的經濟現實相適應。這個中央帝國數百年來沒有過分權和啟蒙精神。人民習慣於將家庭和'公共利益'置於個人需求之上。……領導人不需要太顧及個人異議或法律問題,只是簡化地迅速實施宏大設想和戰略。"

"中國模式"的嚴重缺陷

文章指出,"儘管如此,'中國模式'有著嚴重的缺陷,最近還更加突出。國家控制的投資促進一再產生經濟上荒唐的面子項目,壓制國內消費,限制了一個更為發達的內部市場的產生;廣泛的行政干預使制度過於僵化。"

"法律保障不足和缺乏智慧財產權保護雖然減輕了技術轉讓,但是,卻嚇退了對科研的投資和自己的研發,從而阻礙了中國向更有革新能力的經濟和社會轉型。缺乏多元、自由的制度使之更加強化。……雖然可以對經濟問題比對政治問題更自由地公開討論,但是,這方面的自由也還是相對的。"

該文繼續寫道:"缺乏政治監督和制衡以及自由的媒體,為腐敗和任人唯親敞開了大門。據國際透明組織調查,中國2010年在178個國家中名列第78位。經濟與黨的幹部及其家人金錢利益的密切交織限制了重要的經濟改革。從而存在著危險,中國因此會停滯在沒有完成的轉型階段。"

文章強調,國內外的諸多因素使中國的現存制度日益陷入壓力。"更有革新能力的中國經濟尤其需要思想的自由、更多的透明度,當然還有司法保障。"

該文指出:"為此所需要的改革對制度更有挑戰性,因此要比最近30年來的改革都更難以實施。若能從根本上調整模式,得以成功地和平解決上述挑戰,就很有可能會是'中國模式'的最大成功。……可是,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政治轉型的繼續成功,肯定不是自然而然的事,這個中央帝國正在走向緊張的時代。"

編譯:林泉

責編:洪沙

(以上內容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