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正在磨礪科技之劍

亞思明編譯2006年12月27日

2006年中國在科研領域的投資趕「日」超「德」,僅次於美國,躍居世界第二。昔日象牙塔變成了高樓鱗次櫛比的開發園,教授的名片上多印了經理的頭銜,大批「海龜」歸國回流。全球格局面臨著重新洗牌。

https://p.dw.com/p/9cLS
「龍」視眈眈圖片來源: dw

大學擴建

上海交通大學舊貌換新顏,花崗岩鋪面的外牆、東西呼應的歐式柱廊外加恢宏氣派的「凱旋門」都將過往行人逼出微不足道的「小」。鋼筋混凝土建築烘托不了大學魂,目光冰冷的門衛和遙控鏡頭監視著入口。學術的殿堂並未散發出多少學術的氣氛。

然而,中國似乎正在為顛覆舊日格局、躋身強國之林摩拳擦掌。五年之前,中國還在科研技術投資領域與德國平起平坐,如今,東方之龍已經身價猛漲,輕鬆擊敗了原先的老二——日本,落在全球科技大國——美國的身後。

說到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本月初公佈的這份統計資料不過是一個注腳,數字背後隱藏著一場深具劃時代意義的變革。

世界牌局已經重新洗過,中國拈到了一手人人看好的牌。躊躇滿志寫在每一個天之驕子、每一位大學校長的臉上。例如,上海交大副校長林忠欽就曾立下五年之內將校園面積擴增三倍的豪言壯語。

海龜回流

不過,學術的殿堂終究是為明天而造,中國正在為科技隊伍的壯大四下招兵買馬。一時之間,「海龜」回流成為熱點話題。林副校長舉著1600多份發表在世界一流學術期刊上的文章說道:「這是90年代初的五倍。」

中國的崛起絕非捕風捉影。據2004年的統計來看,92萬6千名科技工作者站在中國高校實驗室或大學講壇之上。這個數字並不比美國130萬的科技大軍規模落後太多。在過去的十年裡,大批從美國及歐洲歸來的學子為中國補充了新鮮血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表示:「現在我們必須完成科研成果從數量型向品質型的轉變。」

伴隨著中國八十年代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社會轉型,中國科研人員一度待遇極低,致使人才大量流失。科研單位精兵簡政,裁減了5萬名職員,一些研究所被迫關閉或者改建成公司。與此同時,中國建立了科研經費的管理和評估制度,這一套改革還處在不斷探索和完善之中。陳宜瑜稱,中國為鼓勵創新成立了「優秀項目」基金,只有那些在《科學》、《自然》等國際權威雜誌上發表文章的科研人員才有申請立項的可能。陳表示,自從實行與績效掛鉤的經費審批制度以來,截至2004年,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海外學人重新回流。

科技崛起

同國民經濟類型一樣,中國科研產品目前也集中在簡單粗放的低端領域。不過,「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屬於「海龜」一族、北京大學醫學遺傳學中心主任Nanbert Zhong認為:「也許10年、15年,或者20年,我們就可以達到哈佛大學的研究水準。」 Zhong先生曾經擔任美國紐約州IBR分子遺傳診斷實驗室主任,他順應了時代的呼喚,毅然回國效力。他說:「中國豐富的基因庫為我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土壤。」

並不僅僅因為精英學者的加入才使得中國正在演變為一座現代資本主義的金礦。從西門子到微軟,世界700多家企業都在中國成立了研究中心。德國研究聯合會(DFG)主席Winnacker曾經在北京德中科技中心的落成典禮上致詞表示,一旦中國科技崛起,「龍之國無疑又添了風車的動力。」

不過,中國的上升之路也並非坦途。最大的障礙也許來自環境污染,以及影響人口和社會結構的「獨生子女」政策。中國政府目前已經有所鬆動,不再將歸國人員的海外出生子女計算在指標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