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網路有史以來受到最嚴密監控"

2011年4月12日

《德國金融時報》認為,中國的網路受到有史以來最嚴密的控制,與北非革命和呼籲中國進行茉莉花抗議有關。不管是在藝術界還是在網路上,中國政府對待批評者的態度都十分嚴厲。

https://p.dw.com/p/10res
監控無處不在圖片來源: AP

該報寫道:"艾未未失蹤一周後,政府在闡述逮捕他的理由時,將其定性為逃稅和剽竊。通過這一明顯的例子說明,中國政府對待批評者是如此嚴厲,不管是在藝術界還是在網路。自2月中旬以來,數十名異議人士、人權活動家和著名部落格主被逮捕或失蹤;同時,对網路的控制越來越廣、越來越嚴,這對當局來說是輕而易舉的。儘管中國近年來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網路市場,可是,在這裡壯大的網路公司,必須嚴格遵守北京的規定。來自外國尤其是美國的社交網在這裡幾乎全被禁止,因此實際上這些網站在中國也沒什麼名氣。"

对網路的監控與市場的開放對比強烈

文章認為,"中國对網路的監控與對其它市場的開放形成強烈對比,這樣做有利於中國國內網路公司的發展","追求純粹商業利益"的外國公司,"不會被共產黨視作威脅,但是那些也想傳播政治、宗教或私人訊息的網站就不一樣了。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邱林川(Jack Qiu)對該報說:"有目共睹的是,政府最近明顯地強化对網路的監控。通常是在發生重大事件時審查會更嚴,比如人大會議、世博會或奧運會期間。不過,現在沒有類似重大事件發生,但批評者還是遭到逮捕。……迄今為止,這在中国網路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該報推測,"這一波逮捕和審查的背景可能是北非和中東的革命,埃及政權被推翻後,一群匿名的網路用戶主要在外國的網上呼籲中國的茉莉花革命。他們倡議在許多城市的市中心舉行星期日散步活動。不過,此舉主要得到了大批警力和國際媒體的密切關注。近期在中國發生較大規模起義的可能性不大。一位評論媒體的作者周斌(音譯)說:'更嚴格控制網路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普遍感到美國想利用網路傳播社會運動。'」

若想成功必須聽命於審查

文章回顧說:"比如,2月底'玲克丁'網站(Linkedin)出現茉莉花革命的呼籲後,一度被封鎖;本月初德國的'行網'(XING)一再受到干擾;近日谷歌抱怨其電子郵件服務出現嚴重問題。這家美國搜尋引擎,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屬於為數不多的可以在中國使用、並且成功的西方網路公司,其代價是必須聽命於審查。凡是與達賴喇嘛、被禁止的法輪功團體或者與台灣獨立相關的內容,不許作為搜索結果出現。但當谷歌公司予以抵制時,就要放棄在中國的營運。現在谷歌通過在香港的網站進行搜索服務,但仍然受到審查。"

邱林川向該報證實說,"政府對騰訊或微部落格網站影響巨大,決定其存亡。如今中國的許多社交網站名存實亡。……審查的倖存者們生存在巨大的陰影中。"

該報引述周斌的話說:"(當局的)規定並不透明,誰要是觸及敏感話題、向中國當局挑戰,結果就會像谷歌一樣。'"

編譯:林泉

責編:嚴嚴

(以上內容摘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