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與二戰 - 一個未完結的話題

劉寧2005年1月21日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對盟軍投降。4個月後的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艦「密蘇裡號」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不過,有關中國在二戰中的貢獻以及美國二戰後的對華政策迄今仍存有相當爭議。

https://p.dw.com/p/69AW
1941年5月日軍進犯中國寧波圖片來源: AP

在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被稱為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戰爭,具體對像是德意日軸心三國。對中國人而言,太平洋戰爭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邏輯結果,而在西方,太平洋戰爭一般被定義為日本和美國之間的戰爭。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在盧溝橋對入侵的日本軍隊進行了抵抗,中國抗日戰爭由此爆發。在中國人眼裡,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正起始日。

毛澤東曾指出,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中最大的國家之一,正是由於中國為徹底戰勝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她在國際間的地位也得以加強。1943年底蔣介石參加美英中三國高峰會議,中國並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似乎均是這一變化的重要標誌。

西方史學界一般認為,如果沒有1945年5月8日希特勒德國向盟軍無條件投降,太平洋戰爭,或者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許還要拖上不只4個月。因為,只有在德軍被完全擊敗後,美國才能騰出手來,轉而全力對付日本。對蘇聯紅軍而言同樣如此,只有在攻陷柏林後,紅軍才可能東調,並於1945年8月正式對日宣戰。

長期來,中國專家們就西方歷史書籍忽視或看輕中國在二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十分不滿。中國二戰研究會會長、武漢大學教授胡德坤2004年7月接受中國最大網站搜狐採訪時再度指出了這一點。

胡德坤教授認為,中國是國際反法西斯四強中的一員,二戰起於中國,結束於中國。根據他的看法,作為二戰最主要戰場的中國,西方史學界不是根本不提,就是「一帶而過」,極不公正。

Demonstration vor der japanischen Botschaft in Peking
2004年1月,幾名中國示威者在日本駐北京使館前抗議圖片來源: AP

中國國內普遍的說法是,二戰中,中國死亡軍民總數超過2000萬,在中國戰場被殲滅的日軍達130萬,正是由於中國的頑強抵抗,日本不得不將其大部分軍隊部署在中國,而且始終難以脫身,投入對美國的作戰。

二戰的起點是中國,也就是說,二戰不是進行了六年而是八年,這一看法在西方也有某些共鳴者。在一次德國的網上討論中,多名參加者就表示,二戰的起始日期應該是1937年7月7日。不過,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表示,這種觀點有開脫德國引發二戰責任之嫌。

一個時期以來,在中國國內有關中國在二戰中地位的相關討論中也出現了與官方立場相去甚遠的觀點。2004年10月20日,在中華網軍事網站的一份帖子中,作者聲稱:中國並不能依靠自身力量打敗日本侵略者,此外,中國也並非抗擊日本的主戰場。作者深知自己的大膽言論可能引起何種激烈反應。他表示,他的結論立足於日本的材料和史籍。根據這些材料和史籍,二戰中在中國死亡的日軍人數為40萬,僅佔日軍在二戰中死亡總數的22%;而死於美軍之手的日軍數量為 120萬,佔日軍死亡總數的64%。

這位作者進一步指出,除美國外,中國或任何其它國家都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而海軍才是以海洋立國的日本最重要的軍力。作者據此得出結論:真正打敗日本法西斯的國家是美國。

然而,中國在二戰結束後卻深陷內戰泥沼。至少某些西方專家認為,這與美國戰後的實施了錯誤的中國政策有關。曾撰寫多部有關中國著作的庫恩在其新作中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提醒人們注意,在太平洋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政府對中國國內政治缺乏清醒認識,並據此採取了錯誤的對華政策。庫恩確信,在1945年8月對中國未來命運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重慶談判中,由於自以為有美國的支持,蔣介石拒絕作出妥協,終至談判失敗。其結果是生靈塗炭、山河破碎、經濟凋敝的四年內戰。

雖然視角不同,美國著名智庫「企業研究所」亞洲部主任瓦爾德倫也得出類似結果。那就是,曾作為杜魯門總統在華特使的前美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錯誤判斷對1945年後中國內戰的發展方向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瓦爾德倫教授甚至相信,如果當年蔣介石及其國民黨不是因「胃口過大」而落個滿盤皆輸,使大陸成為共產黨天下的話,那麼,人類本來不會有諸如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等最慘烈的「冷戰」經歷。

2004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碑在中國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鎮落成。虎頭鎮曾是日本關東軍的要塞重地。新華社稱,日本裕仁天皇發布詔書宣佈無條件投降後,日軍仍據隅頑抗,直到8月26日,才被蘇軍殲滅。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延長了12天。

時至今日,西方人尚在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起始於維隆還是威斯特普拉特要塞爭論。對中國人來說,至少有一點確定無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是在中國落下的。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
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