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處於經濟轉折點上

2012年3月30日

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中國不得不艱難地改變增長模式。另一方面,面對中國正在減退的投資優勢,不少外資已經或正在考慮撤出中國。

https://p.dw.com/p/14V58
Presseschau China in den deutschen Medien 2. DW-Grafik: Per Sander 2010_06_18_presseschau_chinesisch.psd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金融時報》指出,中國的"這一經濟轉變本身就十分艱難,中國已達到國民經濟學家稱之為'粗放型增長'的最後階段,也就是通過輸入勞動和投入資本實現經濟增長。現在中國必須向'集約型增長'轉變,通過改善技術、擴大專業知識推動增長。結果是,中國將無法維持過去三十年來近10%的年均增長率。

"按照諾貝爾獎得主威廉‧阿瑟‧劉易斯歸納的發展模式,中國不再是勞動力富餘的國家。劉易斯論證說,富餘農業勞動力獲取的收入只能維持生活,這是現代產業中低薪水的上限,這就使得現代產業變得極其有利可圖。如同在中國那樣,在利用利潤再投資的前提下,現代產業和經濟的增長可以保持在很高的水準上。但到了某個時候,農業勞動力變得緊缺,現代產業的勞動力價格上漲,利潤收縮,盈餘和投資額度下降,國民經濟就會受到打擊。

"中國現在正處於劉易斯所說的轉折點上。結果是在一定的投資水準上,資本對勞動的比例快速上升,利潤率急速下降。在劉易斯提到的轉折點出現之前,已有充分跡象表明資本強度在增加。這一狀況必須改變。中國的增長必須通過提高因子生產率來推動,不能依賴資本對勞動比例的上升。前者會帶來可持續獲取的利潤率,後者則導致贏利下降,在當前實際薪水快速上升之際,尤為如此。在收入分配不合理時,贏利減少在一定範圍內是件好事,但如果走得太遠,贏利下降將損害經濟發展的潛力。"

許多德國廠家遷出中國

《中德意志報》注意到,十年前把生產轉到中國的許多德國廠家正在遷回德國或遷往歐洲其它國家。該報介紹了這一趨勢:

"中國的成本優勢已大幅減退,而且在繼續快速減退。企業每年支付的薪水總額上升約20%。弗勞恩霍夫研究院的系統及革新研究所發現,2007年至2009年期間,把生產轉往外國的企業數目降至15年來的最低點。

高水準專業工作的價格不再便宜十倍,現在約為德國的四分之一。物流和品質問題所起的作用比薪水更為重要。例如從東亞走海路大約需要六周時間,這段時間內,資金被綁住,企業靈活性下降。

有些工作雖然沒有遷回德國,但畢竟回到歐洲。其好處是,運輸時間和費用下降,生產明顯靈活得多。與中國相比,薪水成本差別很小。"

摘編:匯文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