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製藥市場大 政策是羈絆

2007年11月4日

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越來越多的西方企業以此作為進軍中國市場的理由。但如果這一市場被置於國家的嚴格控制之下,對其巨大潛力的期待就難免要碰壁。在上海舉辦的國際製藥工業博覽會上,一些為製藥工業生產特種機械的德國企業就有了切身體會。

https://p.dw.com/p/C0qW
圖片來源: Bilderbox

彼得.戈爾茨帶著懷疑的目光巡視著上海國際製藥工業博覽會的展覽大廳。與過去幾年相比,今年來自歐洲的參展商明顯減少了。在中國醫藥市場上,德國製藥機械生產商的日子並不好過。作為德國包裝機械生產商協會的代表,戈爾茨說:「市場不太景氣。中國的醫藥市場受到國家的嚴格控制。普通百姓用的藥基本是用較低的價格從醫院購得的。就是說,中國本地的製藥企業沒有能力購買西方的先進設備和技術,他們有當地的供貨商,在製藥機械這一領域本土企業基礎很強大。」

來自德國北部的FETTE公司有類似的經驗,這家公司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生產企業,有70名員工,產品銷往印度和西伯利亞。但這並不是他們的初衷,是不得已而為之。公司的銷售經理威佩爾說:「在製藥行業開展業務比以前困難了。這跟中國的法律框架有關,國家規定製藥企業必須以低價出售部分藥品。這樣製藥企業的利潤就少了。」

其實市場需求是巨大的。據專家估計,10年後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威佩爾說:「我們製造片劑生產設備。中國這樣的製藥企業很多。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在德國有300家製藥企業生產片劑,在中國這個數字是3000家。」

據威佩爾介紹,幾乎所有大的跨國製藥企業都在中國有業務,其中很大一部分建立的是規模較小的生產企業。例如總部在德國波鴻的GEA公司是一家全球運作的製藥企業,共有19000名員工,但在中國企業工作的只有150人。該公司的銷售經理法澤爾說:「我們在中國有盈利。很久以前我們就認為,中國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我們用了五六年的時間來建設籌備。」

西門子的醫藥設備部門在中國市場上也屬於老資格了。業務負責人拜爾相信,儘管面臨種種問題,中國的製藥設備市場還是將繼續擴大,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品質來看。拜爾指出,在製藥行業,普遍受到外資看重的廉價勞動力因素並不具有發展前景:「製藥工業剛剛開始運用自動化的優勢。在中國,製藥行業受到國家管理比較嚴格。就是說,品質把關是一個重要因素,有關管理部門的監督機制也在逐步健全。保證生產出的藥品符合統一標準,變得越來越重要,而解決方法之一就是實現自動化。」

為此,製藥企業需要技術成熟的高科技產品。但拜爾指出,對這樣的產品來說,中國的仿冒者也是防不勝防:「被仿冒的情況時有發生,一般來說,任何產品都有被仿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