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農業部發文嚴管「皮革奶」

2011年2月17日

日前,中國農業部發布2011年度生鮮乳製品品質安全監測計劃,其中,除了要求監測三聚氰胺外,還要求另外檢測皮革水解蛋白以及鹼類物質。

https://p.dw.com/p/10I5e
武漢一所食品檢測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準備檢驗牛奶樣品。圖片來源: AP

皮革水解蛋白粉是利用皮革廠製作服裝、皮鞋之後剩下的下腳料甚至是動物毛發等物質,經過水解提煉而成的一種粉狀物。這種皮革水解蛋白粉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重鉻酸鉀、重鉻酸鈉等重金屬鹽,這類六價鉻化合物在人體內累積後,會導致機體中毒、關節疏鬆腫大,甚至死亡。六價鉻化合物因其高致癌性,已在歐盟範圍內禁止用於食品工業。

但這種皮革水解物因其蛋白含量較高,故而被一些乳品廠商添加到奶製品中,以圖提高產品中的蛋白質含量;有些不法廠商甚至還利用這種皮革水解物,加入濃縮鮮奶精、香蘭素精和甜味素等物質,經過噴霧改造後生產出來的所謂乳製品,與奶牛其實沒有一點關係。

早在2000年,就有媒體報導廣東出現了醬油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現象,但當時這類物質並未被及時納入食品安全監測范疇內。2005年,在山東發現了奶製品中添加了皮革水解物,2009年又在浙江金華"晨園乳業"中查出"皮革奶"並搜繳出大量白色皮革水解蛋白粉。在其他省份也發生過多起類似事件。

長期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曾經撰寫《民以何食為天》的自由作家周勍指出:

"食品工業相對於任何一個消費者來講,無論在中國還是西方,都是強勢群體,消費者永遠是弱勢。在這樣的不對等關係下,政府就應該有一個槓桿作用,政府要從中調節。如果政府不出面調節,這永遠是一個不平衡的關係。"

為了提高乳製品蛋白質含量,不法商家以前一般都是違規添加三聚氰胺。在三聚氰胺成為嚴打的對象後,他們便紛紛轉向"皮革水解蛋白"。此次農業部將皮革水解蛋白納入監測範圍,足以說明這種趨勢。

就此,本台記者電話聯繫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陳院士表示,目前有關這一問題的消息都來自媒體,自己尚不能查證,不過,"我們要消滅的不是危害,我們要控制的是風險。隨便拿出一種化學物質,一天吃三頓飯,吃太多的化學物質了。"

針對目前中國食品安全的亂象,周勍認為,當務之急是開放食品安全領域的媒體報導:

"政府應該在食品安全領域中開放媒體,媒體相對於食品企業來說,既能揭露劣質食品,更重要的是能夠教會消費者如何辨別劣質食品。而這樣的一個過程是在中國目前社會中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式。"

而從長期來看,周勍認為,除了加大監管力度,中國政府也應如歐盟一樣,對農業支付補貼,方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消費者希望喝到廉價的牛奶,奶農需要維持生計,乳品業需要維持經營、控制成本,因此政府應該給予農業補貼,才能確保奶製品的品質。

作者:文山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