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日關係仍然處於冰點以下

2005年5月10日

星期一出版的德語印刷媒體都報導了亞洲13國和歐盟25國外交部長在日本京都舉行的會議,會議關注的重點是中日關係和朝核問題。

https://p.dw.com/p/6ckl
李肇星嚴肅拒絕了町村信孝提出的賠償要求圖片來源: AP

各報都認為,李肇星與町村信孝在京都的會晤表明,中日雙邊關係仍然處於冰點以下。新蘇黎世報的報導寫道:

「 這次會晤沒有促成對立雙方的接近,這並不使人感到意外。對最近針對日本機構的暴力示威活動,町村信孝再次要求中國道歉並賠償,李肇星再次拒絕了這一要求。只在日本教科書問題上,可以看出有一點進展。中國指責日本教科書輕描淡寫日本軍國主義歷史,町村信孝對此反唇相譏說,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也不提日本二戰後的和平主義路線和東京對北京的巨大援助。雖然李肇星反駁說,不能把中國教科書與日本教科書混為一談,但雙方還是一致同意,成立一個學術小組,共同對歷史做出對雙方都能接受的解釋。此外,兩國本月還將就東海海底油氣田問題開始談判。由於對邊界走向有爭議,東京和北京都對該海域提出了要求。」

法蘭克福匯報的一篇文章認為,日本說中國教科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反日情緒的根源,但這種指責不在情理,至少共產黨的目的並不在此,這是因為:

「雖然『日本侵略者』在歷史課上確實成了妖魔,但這樣做的目的僅是為了使共產黨顯得更愛國、更勇敢,超過真正勇敢與日軍作戰的蔣介石的軍隊。東京經常用『地道戰』和『地雷戰』兩部著名的中國戰爭影片來證明中國進行反日教育,其實這兩部影片並非真正針對日本,日本士兵在影片中的作用不過是所謂的拳擊訓練沙包而已。實際上這裡說的是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影片結束時都有『人民戰爭教育片』的字樣。六十年代拍攝這些電影時,北京認為自己被兩個超級大國包圍。由於中國軍事上處於絕對劣勢,所以毛澤東提出的最著名的備戰口號是:『深挖洞,廣積糧』。

『愛國主義教育』不是首先針對日本,但它也並非沒有副作用。例如,它使人們不斷回憶起日本的戰爭暴行。這種回憶與宣傳的日本形象之間形成了巨大的鴻溝,北京長期試圖用意識形態手段來填補這個鴻溝。但是,在重新評價一切原有價值以後,疑慮出現了。隨著日本修改教科書和國家媒體的單方面有傾向的宣傳,日本很快成了一個『罪犯的國家』,反日情緒也就形成了。」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