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美關稅戰,香港大陸客

2012年3月22日

《世界報》認為,中美之間行將爆發關稅戰爭。《明鏡周刊》報導說,香港人對富有的大陸遊客日益不滿。

https://p.dw.com/p/14P0v
圖片來源: AP/Montage DW

"中美關稅戰爭行將發生"

(德國之聲中文網)針對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中國太陽能板生產商徵收懲罰性關稅,《世界報》3月21日認為,"對中國的生產者而言,可能還會雪上加霜,因為此案只是美國反托拉斯法官調查的一系列案子之一。

"他們目前同樣在審查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公司是否通過價格傾銷將產品投放市場。5月17日作出裁決,可能會導致美國對中國太陽能設備額外徵收反傾銷稅。"

該報說,美國、歐盟和日本上周才聯合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本月初白宮自己設立了一個新的機構,追蹤不公平的貿易實踐。

"這一切都是中國的眼中釘,中國商務部譴責美國保護主義,並且尋求報復。現在要審查美國對清潔能源的貿易補貼。同時,中國的反壟斷當局正在調查美國製造的用來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多晶矽,涉嫌價格傾銷,這兩個大國之間行將發生一場關稅戰爭。"

大陸客雲集,香港人不滿

《明鏡周刊》3月17日寫道:"……自從1997年這個英國殖民地回歸中國以來,許多大陸人不需要太多的手續即可去香港旅行。他們成群結隊,去年是2810萬人,比2010年多了將近1/3。

"大陸人蜂擁而來,香港人從中獲益。因為每個大陸人每次在港平均消費730歐元,遠遠超過美國人和歐洲人在香港的開銷。城區九龍的勞力士、香奈爾或古奇之類名牌精品店甚至讓顧客在街上等候,以免店內人滿為患。……"

文章指出,"然而,來自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不僅帶來金錢,有時也讓人生厭。最近一群香港人匿名在一份大報上刊登廣告,表現一個蝗蟲在城市剪影之上,'香港人受夠了。'民意調查證實,對人民共和國的反感不斷增長。香港回歸北京將近15年,自稱'中國人'的市民人數減少了。相反,寧願自稱'香港人'或'香港中國人'的比例在上升。"

文章寫道:"香港人不快或許也有點兒出於嫉妒。以往香港人一般比人民共和國的居民更富有,現在情形已經變了。有些大陸遊客揮金如土,引起惡性競爭,為當地人開的小電影院和商店現在不得不讓位於面向富哥富姐的精品商店。……

"此外,財大氣粗的大陸人抬高了公寓和住宅價格,使當地人買不起,將近1/3的房地產買主來自人民共和國。

"大陸的孕婦也引起不安,她們喜歡在香港生孩子,因為希望在那裡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或者因為想逃避一胎化政策的嚴格控制。此外,在香港出生的嬰兒自動獲得以後在香港定居的權利。"

文章說,"陸恭慧(Christine Loh)認為問題出在香港政府,她表示:'沒人動腦筋想想我們的接受能力到底多大。她同時指出遊客潮的積極後果,'對香港的收入來說,遊客極其重要。我們現在多多少少講漢語,烹調更豐富了,一體化開始了。'

"大陸人不僅在香港就醫或購買批評性書籍雜誌,2008年導致眾多嬰兒生病的毒奶粉醜聞之後,這個城市對許多人來說成了嬰兒食品的購物天堂。甚至在時代廣場的'人民公社'書店兼咖啡店裡,現在有整整一貨架的食品罐頭。"

摘譯:林泉

責編: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