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ein kleiner Vergleich der 3 Wirtschaftswunder nach 2. WG

2010年8月16日

日本經濟今年第二季度幾近停滯。據預測,中國今年全年完全有可能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騰飛被視為二戰後繼德、日之後的第三大經濟奇跡。但它們之間有同有異。

https://p.dw.com/p/Ooj5
2009年12月,習近平訪問日本圖片來源: AP

「第三大經濟奇跡」將超越日本?

中國官方人士幾周前宣佈中國經濟已經超過日本,似乎有點言之過早。日本政府稱,日本2010 年上半年GDP仍高於中國。但日本內閣府周一(8月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GDP為1.288兆美元,低於中國1.337兆美元的二季度GDP。由此看來,中國經濟總量今年超過日本,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可能性變得更大了。

日本經濟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勢頭還是相當強勁的,達4.4%。但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只增長了0.1%,比去年第二季度增長了0.4%,遠遠低於各方面估計的2.3%。apn通訊社認為,雖然中國單季度GDP超過日本的現象發生過,"但基於中國的高增長率和日本變得疲軟的繁榮,估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今年年內會最終超越島國日本。"

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中國媒體指出,相比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現在中國經濟總量已達到當時的90倍。1970年時,中國的經濟總量以272億美元排在全球第13位(1990年前的排名均不包含蘇聯),1980年以3332億美元排在第7位,1990年以3638億美元排第10位,2000年以10801億美元排在第6位,2002年後中國被義大利反超,連續幾年排在第7位,但在2005年後,中國大發力,連續超越義大利、法國、英國。2007年(在2009年初中國往上修正當年數字後)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2009年,中國還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而在2010年裡,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戰後的德國與日本經濟奇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地百廢待興,許多國家經濟蓬勃發展,但在50、60年代,最突出的是被稱"奇跡"的德國經濟。1955年,已經出現了"德國經濟奇跡"這個概念。50年代,西德汽車製造業增長了5倍,戰後回到德國的800萬人加上從東德跑到西德270萬人,德國經濟界都能夠吸收,1955年至1956年間,德國失業人口只有4-5%,用今天的觀念看已經達到了實際全就業。1949年至1968年間,德國國家財政幾乎完全平衡。除了60年代後期石油危機的兩年干擾外,德國經濟的繁榮發展整體上一直持續到1973年。

日本經濟在戰後也發展迅速,但真正的繁榮期比德國晚了10年。日本真正繁榮發展的時期是60年代初到1973年石油危機這十多年。1968年,日本後來居上,超越德國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970年時,日本的GDP達2068億美元,西德為2037億,分列第二與第三位。這個順序從1968年以後一直沒有變化,直到2007年中國超過德國。

戰後"經濟奇跡"的異同

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奇跡有幾個共同點,其中一個就是美國的支持。二戰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給了一片廢墟的德國以很大幫助。日本則是由於50年代初的朝鮮戰爭,由戰敗國變成了美國的盟國,成了美國一些軍事基地的所在國,得到了美國的大量援助。

第二個共同點就是經濟政策的改革,這個共同點則是德、日、中三國共有的。德國戰後首任經濟部長艾哈德推出了"社會市場經濟"這個政策,日本在50年代初試著搞計劃經濟,而後開始全面追求市場經濟。

第三個共同點是"科技救國"。與日本、中國相比,德國是老牌工業和科技大國,二戰前就有許多德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在這方面,日本和中國就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即推行"拿來主義"。許多西方專家和媒體都認為,日本經濟的發家階段跟中國很像,大量的從模仿開始,然後逐步走上自己開發的道路。重視科技,使日本在家用電器等方面很快就趕上了德國,在汽車方面也有了很大發展。與德、日不同的是,中國在長時間內更是一個"世界加工車間",廉價的勞動力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儘管如此,中國在整段時間裡並沒有放棄過"拿來主義"。

德國和日本兩大奇跡還有個共同點,就是到了第二層台階後就止步了。80年代時曾有人驚呼日本經濟可能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實際上日本也就保持著老二的地位,再也不能向前走,現在反而要被中國超過而落到第三位去了。

二次大戰後唯一一個佔據世界經濟總量第二位卻有可能再進一步走到第一的國家無疑是中國。經濟學家斯蒂凡‧卡爾森(Stefan Karlsson)在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裡說:"長久以來,我一直認為中國經濟在不太遙遠的未來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今我比以往更相信這個預測是正確的。"高盛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預計,擁有13億人的中國將於2027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中國如果能夠做到這件德國、日本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在人口和與之相關的發展潛力方面。"人氣"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德國經濟的戰後奇跡跟1000多萬人的"歸來"不無關係,日本人口比德國多恐怕也是日本經濟總量超越德國而且保持第二位的時間更長的原因之一。而中國現在雖然即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富民窮,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巨大,要補上人均收入這個缺口,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不過,反過來,長時間地需要追趕人均收入世界水準,會帶動中國長時間的經濟發展。分析認為,鑑於這個潛力,中國經濟的繁榮期更長、並且更有希望在經濟總量上成為世界第一。唯一的問題是,只有經濟的自由和民主,沒有政治的民主和自由,這條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的道路究竟能走多久。

作者:平心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