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事實核查:我們為什麼會相信假新聞?

Ines Eisele
2023年7月9日

虛假新聞已對社會構成真正的威脅。心理和社會因素如何影響我們判斷其真假?為了不輕信受騙,我們該如何應對?

https://p.dw.com/p/4TSyB
我們所看到的究竟是事實還是假象?我們經常高估自己區分這二者的能力
我們所看到的究竟是事實還是假象?我們經常高估自己區分這二者的能力圖片來源: Martin Bertrand/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無論是有關烏克蘭戰爭新冠病毒還是性別平等的議題,近年來網路上流傳的假新聞越來越多,尤其是當涉及到情感和有爭議的話題時。有時真假難辨。而另一些時候,事實和虛假新聞其實很容易辨認。

每人情況不同,一些網路用戶總是更容易相信假消息和假新聞。在這篇德國之聲事實核查中,我們將探討其中的原因。

認知偏差讓我們輕信受騙

一個經常出現的術語是「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它描述了存在於我們人類思維中的那些難以擺脫的錯誤傾向。

當我們輕信假新聞時,我們的已有觀點、預先形成的世界觀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有時在一些專業文章中也將其稱為「partisanship」(黨派偏見/偏袒性)或「confirmation bias」(確認偏差)。

認知心理學家斯蒂芬‧勒萬多夫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是該領域著名專業文獻的作者,他解釋說:「如果我聽到一些與自己的政治觀點相符的東西,也就是我想聽到的東西時,我就會更相信它。」我們總是帶著偏見。例如,如果一個人認為德國接納了太多難民,那麼他就更傾向於去相信有關社區負擔過重或對於這一群體持負面態度的新聞報導。

未經核實就點贊分享——網路上的常見行為
未經核實就點贊分享——網路上的常見行為圖片來源: Dmitry Ageev/Blend Images/Bildagentur-online/picture alliance

我們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認知偏差」是常常過早地相信自己的直覺。我們在內化、評論和轉發內容之前不願再次檢查,彷彿再次核查事實是多餘且令人厭煩的。很多用戶僅僅是閱讀文章標題,而不是實際內容。

《科學郵報》和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就通過發布誤導性標題來測試了這一點。讀者點擊鏈接後就會發現這其實只是一個玩笑性的實驗,但大多數人連鏈接都沒有點開。

負面訊息最能觸發我們

「從眾效應」(或「跟風效應」Bandwagon Effect)也會誤導我們:人們通常以他人為導向,而不是靠自己形成觀點意見。就假新聞而言,這意味著我們更有可能去相信其他很多人都相信的訊息。

當一個社群網站帖子被大量分享和點贊時,我們便傾向於相信所謂「群體智慧」。問題是,其他人在點贊分享時也是這麼想的,並且如前面提到的,其中大部分人在沒有具體瞭解內容的情況下就分享和點贊了。

我們的記憶力對於正確記住所看到或所讀到的內容也沒有太大幫助,這就是所謂的"持續性不準確"(Persistence of Inaccuracy)。我們經常不太記得某件事的真假。一個很常見的現象是,人們依然聲稱某條虛假訊息為真——即使後來通過事實核查的方式已被糾正為假。

除了這些偏差外,假新聞傳播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我們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更多地是讓情緒來主導自己。勒萬多夫斯基表示,虛假消息比真實訊息的傳播快六倍,這正是由於情緒所致,「我們知道人們對於引發負面情緒(例如憤怒)的訊息反應特別強烈。」這類假新聞最有可能被迅速傳播。

訊息真假在其次,能為己所用最重要

符茲堡大學去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令600名參與者評估不同陳述內容的真實性。該研究發現:黑暗型人格特質和所謂的「後真相認識論」使我們更容易受到虛假新聞的影響。

該研究的首席作者、心理學家揚‧菲利普‧魯德洛夫(Jan Philipp Rudloff)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解釋說:「為了瞭解受訪者對知識和事實的看法,我們問了他們如下問題:遇到訊息時,你相信自己的直覺嗎?你認為證據有多重要?你是否相信存在獨立的事實?」

評估結果顯示,那些越相信自己的直覺,越不相信事實存在的人,就越難以區分訊息的真假。

「然後我們還研究了『黑暗人格的因素',也就是所有黑暗人格特質的核心,比如自戀或精神變態,」魯德洛夫說。「之所以稱其為『黑暗』,是因為這些人格特質與我們社會所不認可的行為相關。」

對於那些具有較強黑暗人格特質的人來說,自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包括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是事實的東西,都是次要的。

「那麼問題就不在於訊息是否真實,而在於這些訊息是否對他們有益、能為他們所用,或者成為某種行為正當化的理由。」魯德洛夫說道,黑暗人格特質和對事物知識的不恰當認知往往是並存的,並且通常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出來。

網路上驅動我們的是對社會互動的渴望
網路上驅動我們的是對社會互動的渴望圖片來源: Nasir Kachroo/ZUMA Press/imago images

對關注和認可的渴望

美國加州大學傳播學研究員喬‧沃爾特(Joe Walther)指出了促進假新聞傳播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他認為,點贊、評論和轉發消息根本而言是一種社交互動:「人們活躍在社交網路,是為了擁有某種參與感,以獲得關注和被認可的感覺。」

沃爾特說:「比如我可以轉發這樣一則新聞給您:研究發現,小個子比大個子的人更容易相信假新聞。我這樣做並不是因為我相信這是真的,而是因為我認為您會喜歡並且會高興我給您發了這麼個有趣而瘋狂的故事。」

這個例子也就清楚地表明:有時網路用戶分享假新聞並不是因為他們信以為真。相反,他們只是想逗樂自己或者娛樂他人。甚至,他們會分享轉發,就是因為他們不相信那是真的。

展望未來:我們能做些什麼?

我們對假新聞信以為真的原因非常複雜。它們與我們的個性和對知識與事實的態度有關。假新聞也可以成為一種充滿吸引力的工具,籍此與他人進行交流,並獲得認可和關注。此外,還有一些會扭曲我們感知的認知機制。

問題是:我們如何提高甄別假新聞的能力?第一步應該是能意識到我們很容易受到操縱以及主觀意識的影響。魯德洛夫主張向學生傳授更多有關事實和科學的元知識。

「在科學中,我們只能找到一種共識,也就是在盡可能多的專家中找到某種共同意見。一旦有新的訊息加入,以前被認為是事實或共識的東西就會發生變化。」 魯德洛夫說。

這非常複雜,一些人因此認為事實似乎是由「精英」任意設定的。就像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一開始說孩子不太可能傳播新冠病毒,後來突然又改變了說法。

還有一個方法是所謂的「事前預防」(Prebunking)。通過事先提供有關虛假和錯誤消息的訊息,可以讓用戶在遇到這些訊息前便提高認知和警覺性。例如,在選舉前,預計會出現很多虛假消息來操縱選民,可以考慮提前進行相關訊息的宣傳活動。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