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二十年修煉終成正果:台灣高鐵眾說紛紜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7年1月5日

1月5日,台灣高鐵終於開始營運。這是日本新干線首次輸出國外。日本媒體大力報導高鐵營運一事,突出報導乘客一片叫「贊」聲。德國商報記者則報導道,台灣高鐵一開始是法國和德國聯合在那裡搞的。轉手日本8年後,因技術問題已經推遲了一年多。現在營運了還有很多技術問題。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https://p.dw.com/p/9ehO
台灣高鐵列車圖片來源: AP

日本媒體的報導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多家日本媒體今天都大力報導高鐵開始營運一事。國營電視台NHK記者採訪了搭第一班高鐵抵達高雄的民眾,幾位笑容滿面的婦女乘客爭相豎起大拇指說:「贊」、「比搭飛機還要舒適」。

共同通信社今天報導,日本新干線首度出口到海外的台灣高鐵今天從台北縣板橋到高雄市左營之間的340公里,上午7時出發,12節車廂可載989名乘客的列車幾乎全滿,開通之後可望促進台灣的經濟、觀光等。

讀賣新聞網頁也報導,台灣高鐵最快一個半鐘頭就能連結北、高兩市。由於工程延誤,目前營運只連結板橋站與高雄站,一天有19班往返,可能要等到2月才能全線開通。高鐵是1999年是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期,由三井物產、東芝等日本企業聯手成立的日商集團贏過歐商而得標,這是無邦交關係的台、日之間經濟技術合作的象徵。

德國商報談台灣高鐵的技術問題

商報說,這條高鐵線路總投資150億美元多,從台北旁邊的板橋到高雄比普通列車快了兩個半小時。台灣高鐵的目標是每年運送約1億人次。商報還報導道,51歲的家庭婦女劉文英在上車時對美聯社記者說:「這火車寫下了歷史,在歷史發生的時候,我沒法拒絕參與。」

商報接下來談的是歷史:台灣高鐵是20年前由40名法國人和13名德國人開始搞的,在90年代,由德國西門子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共同設計。1998年,德、法兩國輸給了日本。

台灣高鐵由於技術問題不得不把營運推遲了15個月,主要原因是試運行時多次出軌。這一延誤導致增加約6億美元的成本。原定2006年12月7日舉辦正式營運典禮,但又不得不推遲,因為台灣政府要求在開始營運前再做一些試驗。

就是在周二出售首批15天內的車票時也還出現了種種技術問題。一些顧客為不能用信用卡支付而憤怒,一些顧客為自動售票機找錯錢而不知所措。台灣高鐵公司一名女發言人說:「我們對至今為止的情況不滿意。但情況會一天一天好起來的。」

中國完全引進新干線「空間較少」

日本經濟新聞今天也大幅報導高鐵通車可望為台灣帶來經濟效益,但也提到這次的高鐵興建過程中間出現許多波折,尤其最令日本企業感到棘手的是台、日、歐的設計混合,譬如車門的設計、自動列車控制裝置等,都有別於日本的新干線。

日經新聞指出,中國、俄羅斯等都有意建設大型高速鐵路,許多新興國家都希望新高鐵的技術能符合當地的需求,因此能完全引進日本新干線方式的空間較少。日本企業應善用在台灣的經驗,重新檢討新干線的技術,思考在駕駛管理或訊號系統等方面如何與歐洲系統等進行「混合搭配」。

不管怎麼說,面對德國和法國,日本新干線打贏了東亞第一役,也將為中國京滬干線提供進一步的決策參考。但德國西門子等也有贏得中國大項目的機會。德國之聲不久前報導,西門子中國總裁說,北京到天津的一段高鐵已經交給了他們,而這一段同時是京滬這一大段的組成部分。顯然,京津高鐵建成後也將成為中國最後拍板那剩下的一大段(津-滬)的決策參考。(平心綜合報導)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