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權,海鮮和貿易順差:胡錦濤訪法第二天

2010年11月6日

繼兩國首腦於本周四( 11月4日)簽署了價值約160億歐元的採購和同後,薩克奇於周五就全球貿易發展失衡,貨幣危機以及未來中法兩國合作的前景等問題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交換了意見,其中包括人權問題。

https://p.dw.com/p/Q0FA
法國總統薩克奇在愛麗舍宮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一行展開會談圖片來源: AP

人權成為會晤話題

薩克奇的政治對手以及許多人權活動人士批評其閉口不談人權問題的做法。尤其是薩克奇不要求中國政府釋放剛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中國民主人士劉曉波的做法引起許多人權組織的不滿。他們在胡錦濤車隊路過香榭麗舍大道時打開數把印有「釋放劉曉波」字樣的純白色雨傘以示抗議。而法國警察立即將他們帶離了現場。

薩克奇在星期五晚間對外宣佈已經與胡錦濤就人權問題展開了會談。在他抵達尼斯後,薩克奇告訴等候在那裡的記者:「胡錦濤是一個可以與其展開談話的人。中法兩國雖然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但是我們的談話囊括了所有的話題。我們無話不談,當然也談到了人權問題」。同時他也補充道,他希望以一種比較「平緩」的方式鼓勵中國變得更加開放。

於此同時,中國政府也以另外一種「平緩」的方式通過在奧斯陸的中國駐挪威使館向所有歐洲駐奧斯陸的使館發出呼籲,希望他們不要派代表參加將於今年12月10日在奧斯陸舉行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一封中國政府致挪威各國家代表機構的信函中寫到:「希望各使館不做可能會破壞中國穩定的事情」。一位瑞典駐挪威的高級官員表示,雖然中國政府沒有明確說明不許他們參加諾獎頒獎儀式,但是中國政府的意圖已經於字裡行間表達的非常明了。德國、美國、英國以及許多歐洲國家表示仍然會派代表參加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典禮。還沒有就此作出表態的是日本和法國。

薩克奇爭取胡錦濤的支持

非常明確的是,人權只是薩克奇與胡錦濤談論話題中的一部份。身為下一屆20國集團峰會主席國的法國,現在更忙於爭取獲得胡錦濤在貨幣政策,以及全球經濟發展失衡問題上的支持。法國想向中國明確表明:努力實現貿易平衡以及國家間的緊密合作是防止全球不再受經濟危機影響的最佳手段。法國經濟部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法國對中法兩國之間高達22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甚感擔憂。

薩克奇想借此次胡錦濤訪華的機會,試探中國將在多大程度上就其在20國峰會上即將提出的貨幣改革政策予以支持。胡錦濤在他訪法的第二天表示將支持法國在20國集團峰會上樹立的目標,並承諾召開一個由中歐兩國貨幣政策專家參與的專業會議。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亦表示,北京不希望擴大貿易順差,也希望能夠與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更為平衡的貿易關係。但是歐洲也必須在向中國企業開放市場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胡錦濤星期五晚間將與薩克奇在法國著名南部海岸城市尼斯市中心的一家海鮮館內用餐。之前他們還就一些外交問題,包括伊朗的核計劃,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衝突,以及非洲發展援助問題展開對話。兼任尼斯市市長的法國工業部長埃斯特魯斯(Christian Estrosi)陪同胡錦濤參觀了當地一家汽車製造廠。

胡錦濤將於本周六早晨飛往裡斯本,在那裡等待他的葡萄牙總統席爾瓦(Cavado Silva)希望胡錦濤能夠重申他在希臘做出的承諾,繼續購買葡萄牙國債。

綜合報導:任琛(法新社,路透社)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