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今年人大會議有哪些看點?

葉宣
2018年3月1日

在中共提出的修憲建議於前期引起極大的關注和討論的情況下,即將召開的今年人大會議上,人們會比往年更多聚焦一些重大的特殊議題。

https://p.dw.com/p/2tWJd
China Nationaler Volkskongress 2016 in Peking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本周舉行的中共中央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並將其部分內容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三中全會公報強調,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加強黨對各領域各方面工作領導,確保黨的領導全覆蓋"。

公報稱:"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而這些障礙必須通過機構改革來破除。但公報並沒有透露機構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

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發文指出,此次機構改革冠以"黨和國家"的名義,比以往限於國務院、政府系統的機構改革的廣度、深度和影響要大得多。涉及的範圍包括黨、政府、武裝、群團。文章分析稱,三中全會公報提出要理順中央和地方職責關係,更好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意味著地方政府將在機構編製法定化的基礎上,被賦予一定的機構設置自主權。

有學者分析認為,此番機構改革的重心是強化黨的領導,今後黨可能對國務院的事務有更多發言權,而不是將行政權賦予國務院。

香港《南華早報》則援引消息人士報導,中國銀行業和保險業的監管機構保監會和銀監會可能將合二為一。

Buch „China regieren「 von Chinas Staatspräsident Xi Jinping
圖片來源: DW

修憲:習思想和主席任期

2月25日,新華社發布中共中央委員會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其中最引起關注的是刪除現行憲法中"國家主席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取消這一任期限制,將使習近平在2023年兩任期滿後能夠繼續連任國家主席。

中共中央還建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憲法。此外"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這一表述也將寫入憲法正文中,目前有關黨的領導的內容僅出現在憲法序言中。

以上建議,中共中央已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憲法修正案議案,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人大常委會是否會在今年全會上提出修正案,外界推測不一,但普遍認為,即使本屆人大不審議,也會在明年下屆人大會議上通過。

監察委

修憲建議還包括增加"監察委員會"的獨立內容。按照計劃,今年3月的人大會議將正式通過《國家監察法》,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將正式成立。監察委把現有的監察、紀檢、反貪等機構整合為一,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即監管所有國家公共事業單位的人員,包括非中共黨員。

根據修憲建議,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支持意見認為,監察委這一"超級反腐機構"將把習近平力推的反腐運動從中共黨內推展到所有公職領域。一些持批評意見的法律界人士則擔心,監察委將被賦予任意逮捕調查的權力,而且實際上缺乏有效監督和制約。

人事佈局

中共中央三中全會還向人大會議提交了國家機構領導人選建議名單,但內容沒有對外公佈。

去年中共十九大後,對退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王岐山的去向十分關心。此前任中紀委書記的王岐山被視為習近平的反腐干將,外界一直推測他將再次出任高層職務。今年1月王岐山當選新一屆人大代表後,普遍認為他將出任國家副主席一職,其工作重點將會是中美關係。

China CPPCC Konferenz - Präsident Xi Jinping
王岐山(前)被認為可能出任國家副主席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P Photo/N. Han Guan

另一個近期頻繁被提到的名字是劉鶴。現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劉鶴被稱為中國的"經濟大腦",他就讀於哈佛大學,是習近平最信任的經濟智囊成員。有人預計劉鶴將成為主管經濟的副總理。還有消息稱,劉鶴也是央行行長的熱門人選。劉鶴今年1月曾率團參加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並於2月底赴美國與美國財長、貿易代表等高層官員會晤商討中美貿易問題。

經濟增長目標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影響全球景氣發展的重要因素。人大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經濟增長目標,因而受到全球矚目。中國大型投行--中金公司周四發布研報,預計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2018年經濟增長目標、預算赤字率、社會融資總量增速目標基本維持不變。報告認為改革開放將加大力度,財政、金融、國企國資等重點領域改革值得關注。

國防預算

每年人大會議期間,中國的國防預算都是國際媒體最關心的話題之一。通常,人大隻會公佈軍費預算總數,並指出當年增幅,但不包括具體的開支細則。去年全國人大會議出人意料地沒有在第一時間公佈最新的軍費預算,導致外界對中國國防預算透明度的進一步質疑。

根據官方公佈的數字,2017年中國的國防預算增幅為7%,2016年為7.6%。而在此之前的20年中,中國軍費幾乎年年都實現兩位數增長。西方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實際軍費開支要顯著高於官方公佈的預算數字,因為許多軍事項目都被計入了民用項目預算中。

習近平的目標是21世紀中葉將中國軍隊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武裝力量。本周二一條引起注意的消息是,中國官方宣佈,將加快打造第一艘國產核動力航母,預計於2025年前服役。

 

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