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80210 Israel Mordfall Hamas

2010年2月20日

上個月在杜拜對哈馬斯高級領導人馬布胡赫採取暗殺行動的組織很可能來自以色列。雖然這一行動引發了不少外交衝突,但是在以色列國內暗殺行動卻獲得廣泛支持。

https://p.dw.com/p/M5ri
被暗殺的哈馬斯高級領導人馬布胡赫圖片來源: AP

對哈馬斯高級領導人馬布胡赫實施的暗殺目前成為以色列媒體集中報導的熱門新聞。媒體爆料稱,涉嫌參與暗殺行動的特工使用了假護照,而護照上的名字又可以和確確實實在以色列生活的幾個人對照起來。這場暗殺風波引起了不小的外交衝突。英國和愛爾蘭分別照會了以色列駐這兩個國家的大使。但是以色列電視台"10頻道"的記者本‧戴維德認為,這件事並不會引起嚴重的政治後果:"我並不認為以色列會陷入一場政治衝突。對於這一暗殺行動的目的各方面是有共識的。在歐洲馬布胡赫也被視為是恐怖分子。我不認為英國、法國、德國等這些聯合反恐的國家現在真的會對這件事進行詳細調查。"

本‧戴維德在提到歐洲國家時所說的"共識"其實主要存在於以色列國內。以色列多數國民贊同政府、情報部門和軍隊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在必要時刻對敵人的可疑目標採取暴力行動。以色列社會和安全情報部門關係密切。不少以前的安全情報人員,後來都進入政界,比如前外長利夫尼。另外在以色列所有年輕男子都必須服兵役。軍隊甚至在學校就開始徵召軍官。所以在以色列國內對於暗殺軍火販子、恐怖嫌犯馬布胡赫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引起激烈討論。

但是有很多探究這一行動背景的問題,比如說,在以色列以外的其他國家實施暗殺行動是否合法?國際法原則上禁止採取暗殺襲擊的手段,不論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時期。還有批評意見認為,採用暗殺手段,比如在杜拜的飯店暗殺馬布胡赫的這種做法,是安全情報部門和軍隊直接決定了一個恐怖嫌疑人的命運,對方沒有任何自衛和辯護的機會。

另外對暗殺行動持批評觀點者對於暗殺恐怖分子能拯救平民性命的說法也表示懷疑。而學者高爾‧拉夫特(Gal Luft)在其2003年發表的文章"以色列有目標殺人的邏輯"中就已經回答了這一疑問。拉夫特在文章中寫道:"反恐鬥爭就像防止交通事故發生一樣。你能數出來的只有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數量,而無法計算出安全措施保護了多少條生命。"

國際社會對以色列這一觀點的態度也不像10年前爭議那麼大。當年以色列在加薩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對巴勒斯坦高級領導人以及恐怖襲擊行動的幕後操縱者採取"定點清除"策略時,曾招致美國方面的批評。但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政府也吹響了"反恐戰爭"的號角。自那時以來很多以色列人覺得他們的態度獲得了肯定。曾在以色列情報部門擔任過要職的拉菲‧艾伊坦根本不承認出於政治需要殺死對手的做法是一個問題:"那是另一回事。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用各種手段打反恐戰爭。有目標地清除恐怖分子頭目是卓富成效的一種做法。美國人不也在試圖捉拿本‧拉登嗎?"

艾伊坦說得有道理,美國軍隊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界消滅恐怖分子,這一策略美國總統歐巴馬到現在也沒有放棄。

作者:Torsten Teichmann/洪沙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