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來自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

2007年9月19日

中國有1億6000萬網民,是全球網民最多的國家。而將網際網路帶到中國的則是一個德國人。20年前,德國訊息學教授維爾納.措恩在為德國開通網際網路三年後又開通了中國的網際網路。不過,網際網路在中國和全球的發展速度卻是這位網際網路先驅也始料未及的。

https://p.dw.com/p/BhWE
穿越長城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發到了德國

「越過長城我們到達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1987年9月20日,維爾納.措恩在北京科技大學的計算機鍵盤上用德文敲下了這麼一句話。幾秒鐘後,這句話便出現在德國南部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大型計算機上。這便是來自中國的第一封電子郵件。為此,措恩教授專程來到北京,讓中國的科學家們與這一新的電子網路聯網。措恩教授回憶說:

「當時中國剛剛開放。鄧小平說了,要讓大家都過得更好。在這樣一種政治氣氛中,一切好的事物都受到歡迎。」

但是,中國與西方的聯網並非處處受到歡迎。美國政界和軍方擔心現代技術會落到中共領導層的手中。

「當時非常重要的一點不是讓美國的高科技產品在未經美國允許的情況下流入中國。因此我們使用了德國的計算機和德國的實現方法。我們用的是一台西門子的計算機,大約有一個衣櫥那麼寬。」

儘管計算機體積龐大,但新的技術卻讓人興奮不已。電子郵件在各大洲之間飛快地傳遞,中國的訊息學者終於有了參加網路知識與技術交流的機會。當時的網際網路幾乎不受任何監控。

「當時還沒有進行監控。從訊息量來講那時還是涓涓細流,一目瞭然,完全可以截取,也許人們有時也這麼做了,看了訊息的內容。但是,當時不是針對我們,而是出於技術的原因。」

直到1994年,中國才發展了自己獨立的網路。兩年後,中國政府通過了監控網際網路的條例,對網際網路的自由發展做出了限制。儘管如此,中國的網際網路仍然取得了蓬勃的發展。與中國訊息工業部保持緊密合作關係的官方機構中國網路协會理事長胡啟恆說:

「在中國,大多數年輕人使用網際網路,很多老年人也使用網際網路。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比其它的經濟領域發展更為迅速。」

胡啟恆同時強調,中國政府不能放棄對網際網路的控制,因為網上訊息魚龍混雜,一些人利用網際網路從事詐騙等犯罪活動。

但是,中國的批評人士也指出,在中國,批評政府的網站受到嚴格的新聞檢查。而對網際網路的控制違反了網路自由發展的基本理念。網際網路先驅維爾納.措恩認為,最終人們的創造性會戰勝監控。

「籠統而言,在各種政治制度下,科技都試圖提供保持聯繫的可能性。我們在這一水準上建立聯繫,某個時候情況會好起來,無論如何我們都會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專業上的聯繫。」

根據自己的經驗,維爾納.措恩因此建議,始終與那些看起來封閉的國家保持聯繫。不要低估一封小小的電子郵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