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俄指美幕後主使無人機襲擊 專家:有點牽強

2023年5月5日

莫斯科指控,疑似無人機攻擊克裡姆林宮一事,美國是幕後主腦,基輔僅是聽命行事,但此一說法遭美方否認。DW訪問的專家分析了幕後黑手的各種可能。

https://p.dw.com/p/4QvdY
克宮發言人指控美國是無人機事件的背後主腦。圖為2020年疫情期間,他代遠端參與的普丁出席記者會
克宮發言人指控美國是無人機事件的背後主腦。圖為2020年疫情期間,他代遠端參與的普丁出席記者會圖片來源: Alexander Zemlianichenko/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週三(5月3日)指控烏克蘭在夜間用無人機襲擊克裡姆林宮、企圖殺害俄國總統普丁未遂,卻遭烏方否認。隨後,俄羅斯再次指責是美國策劃了這場無人機襲擊事件。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稱,此襲擊的決定不是出自基輔,華盛頓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基輔只做被交代要做的事⋯⋯華盛頓應該清楚,我們是知道這一點的。」

華盛頓4日否認了這個指控。路透社報導,白宮國安發言人科比(John Kirby)指佩斯科夫「荒謬可笑」的言論「就是在說謊」。他重申,目前尚無確切證據可證明無人機影片的真實性。美聯社報導,澤倫斯基稱他對克宮的意見「不感興趣」。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博雷爾(Josep Borrell)則警告莫斯科,「不要以這所謂的襲擊為藉口」來升級衝突。

在俄烏戰火延燒的過去1年中,莫斯科一直堅稱基輔是聽命於美國,並指責西方世界以代理人領導對俄羅斯的戰爭。

俄羅斯:烏克蘭試圖用無人機暗殺普丁

無人機事件的幕後黑手

DW訪問了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國防專家弗蘭克(Ulrike Franke),她致力研究無人機、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對戰爭的影響。弗蘭克認為,俄方對美國的指控似乎有些牽強。早前,莫斯科曾表示無人機事件發生時,普丁人並不在克宮。

弗蘭克告訴DW:「若說美國正試圖暗殺普丁,用的卻是一架顯然不知他身在何方的無人機,機上也沒有多足夠對克宮造成任何破壞的爆炸性物質,這似乎有點荒謬。」

其他專家曾稱,此事件看來不像一場認真的暗殺企圖,可能僅是一次「象徵性襲擊」。

然而,弗蘭克認為,光是這架無人機能飛到紅場和克宮的屋頂上,「對俄羅斯的防空系統來說,就已經不是一件好事了」。

她提醒,日前有位烏克蘭商人宣佈,若有任何烏國製造商能成功於5月9日讓其無人機在紅場上飛行,將可獲得50萬美元的獎金。「所以這也許是第一次試飛」,弗蘭克說。

同時弗蘭克也表示,這次襲擊很可能不是基輔下令的、也不是烏克蘭軍隊發動的襲擊。她說:「這次襲擊的模式,與烏方以前確實對俄羅斯領土進行過的襲擊截然不同。」

她引述另位專家說法指出,目前為止,烏方無人機對俄羅斯領土的所有襲擊,都非常明確地針對軍事設施。她因此認為,烏克蘭否認襲擊克裡姆林宮的說法是可信的。

弗蘭克也不排除此事出自俄羅斯當地流氓、或烏克蘭軍隊之手。她說,這架無人機看起來並不大,「所以它似乎更有可能不是從烏克蘭一路飛來的,而是從更近的地方起飛的」。

圖為國防專家弗蘭克(Ulrike Franke)的資料照。
圖為國防專家弗蘭克(Ulrike Franke)的資料照。圖片來源: DW

美聯社引述1位匿名美國官員說法,指美國情報人員仍在釐清無人機事件的主使是誰,目前尚無明確答案。他指出,此事有可能是俄羅斯發起的「假旗行動」(false flag operation),意在把責任歸咎於烏克蘭,並正當化其反擊措施;但也不排除親烏組織參與其中的可能。這位官員補充,拜登政府「肯定不會支持攻擊普丁」。

華盛頓智庫「戰爭研究所」(Study of War)也質疑,此事可能是俄羅斯自導自演,目的是為重燃國內民眾對俄烏戰爭的注意,以藉此發動更廣泛的社會動員。

該智庫指,俄羅斯近日加強了維安措施,在這樣的情況下,「兩架無人機要先穿過多層防空系統,再在其克宮的正上空被擊落,還能很剛好地被相機捕捉到這麼壯觀的畫面,這是極不可能的」。

基輔也擊落無人機

基輔4日爆發了4天內的第3次空襲,但防禦系統攔截了所有無人機和導彈。

空襲解除警報後,烏克蘭軍方宣佈擊落了1架自家「失控」的無人機。據美聯社報導,基輔另一區至少還有1架無人機在被擊落,但不清楚它來自俄方或烏方。

同日,澤倫斯基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敦促國際社會追究普丁的責任。他也利用此行敦促比利時和荷蘭首相派遣先進戰機,協助烏方「在戰場上伸張正義」。

澤倫斯基此番出行,乘坐的是荷蘭提供的飛機和裝甲車,所到之處亦有安保人員嚴密監視保護。

澤倫斯基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敦促國際社會追究普丁的責任,也敦促荷蘭及比利時派遣先進戰機幫助烏克蘭。
澤倫斯基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敦促國際社會追究普丁的責任,也敦促荷蘭及比利時派遣先進戰機幫助烏克蘭。圖片來源: Dirk Waem/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