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兩位數增長中國已經不再需要」

採訪記者:雨涵2015年1月20日

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創下1990年以來最低紀錄。經濟學家黃衛平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指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迫在眉睫,中國不會再像過去那樣靠投資把增長率硬拉到兩位數了。

https://p.dw.com/p/1ENJr
Negative Preisentwicklung auf dem Wohnungsmarkt in China 18.11.2014 Peking
圖片來源: Reuters/K. Kyung-Hoon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字,2014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7.4%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7.4%,比原先政府設定的目標7.5%略低。您認為這0.1個百分點到底差在哪裡呢?

黃衛平教授: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首先因為經濟基數越來越大,不可能永遠保持原來的那種高速增長,這哪個國家也做不到。第二,如果純粹追求速度的話,那麼靠投資、靠投入要素這不是做不到,但這種發展對於中國來說已經是不可持續的,對於全世界來說也是如此。所以中國經濟必須轉型,而要轉型顯然就不能保證這麼高的增長速度了。

所以大家現在都在談論一個詞匯"新常態",您能不能簡單解釋一下這個概念究竟指的是什麼呢?

其實最早"新常態"是美國人提出來的,是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頭腦人物提的,當時是指經濟增速下降、失業率高企,國家財政赤字居高。習近平所說的"新常態"其實是另一個意思。他在去年到河南考察的時候提出了"要適應新常態"這個說法。在APEC首腦會議上,他自己是這樣解釋這個概念的:中國的新常態,尤其從經濟角度講,是三層意思:第一,經濟增長從高速變成中高速;第二,經濟結構尤其是需求結構要發生根本變化;第三,增長動力不能繼續依靠投資,而要靠創新驅動。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品質、效益和可持續。"新常態"如果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就是從小康到富裕的必經之路。

從最新公佈的數據來看,過去多年一直持續過熱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冷卻。是否依靠房地產市場拉動經濟增長率的局面將會改變?

房子這個東西,它的功能有二重性。一是可以安居,一是可以投資。從投資的角度看,這個房子就變成了金融屬性;從安居的角度看,房子就是消費品屬性,這是兩回事。叢現在來看,房子是正在回歸它的商品屬性。中國目前人均GDP大概有個7400美元左右,但是人均居住面積卻有38平方米,香港那麼富裕人均居住面積才15平方米。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中國如果不把房子當作投資產品,而是提高民生的消費品的話,目前基本已經達到小康水準了。增速下降那是必然的。從庫茲涅茨周期來看,房地產的興衰周期一般是十五到二十年一個循環,從上世紀末中國房市大發展以來,到現在算下來也差不多該進入周期下行了。如果房地產拉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不足,未來就必須要加大農業和服務業的投資。但這兩個領域的投資能不能彌補製造業和房地產業的投資下滑,這是個問題。

中國的經濟既然要轉變發展模式,"新常態"必然會導致不同的經濟行業中出現"贏家"和"輸家",那麼中國要如何處理這些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的平衡呢?

現在首要問題不是平衡利益。從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轉型和調整已經是迫在眉睫不得不做了。過去中國人生活水準急劇提高,大家都能獲得利益的時候,那是依靠規模的擴大。而這規模又不是依靠創新和提高生產率獲得,而是靠砸資源毀環境得來的。這種模式是不可能長久的。因此現在不是誰贏誰輸的問題,而是中國人必須齊心合力,至少為轉型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然後再去討論利益分配的問題。去年中國經濟有一個滿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經濟增速下滑,但是就業增長,收入增長,而且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更快。所以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應該說還是照顧到了民生,照顧到了低收入群體,總體勢頭還是好的。

那麼您認為未來幾年中國能否維持現有水準的經濟增長呢?

要說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底線是多少,如果要看十八大所設定的任務的話,那就是從2010年到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平均下來達到7.2%。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特別難達到的目標。因此,要說兩位數的增長,中國已經不再需要了;要說太低也不太可能。保持7%左右的增長率,完成到2020年達到小康的目標,這個我覺得還是有把握的。我認為未來的增長率既不會太低,但也不會再出現像過去那樣靠投資把增長率硬拉到兩位數的局面了。

但是隨著中國2014年經濟數據的公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下調了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該組織估測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今年能有大概6.8%的增長,明年的增長率可能只有6.3%。那麼您又怎麼看待這個數據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每年都有預測,他們的預測跟我們報的數據永遠都有差距。就看你信誰了。另外還應該考慮到統計口徑的差異。要從實際來說,中國實際的經濟規模遠大於現在報出來的數據。因為中國的地下經濟誰也不知道有多大規模,中國的服務業究竟創造了多少附加價值也不清楚。所以不管採取哪種統計學的方法,即使是很科學的方法,恐怕得出來的數據也跟實際有很大差距。對於IMF的預測,我同意中國經濟增長是在減速,但具體數據是多少,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恐怕都不是那麼準確的。

面對中國經濟增長局面的變化,可能德國和歐洲的媒體最關心的就是,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改變,會對德國乃至歐洲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因為隨著中國收入水準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不斷提高,傳統的出口經濟優勢可能會逐漸喪失。因此,未來中國需要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價值。所以今後在低端產品或者說勞動密集型產品方面,中國產品在歐洲的競爭力可能還不如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以後從貿易結構來看,中國出口的產品技術含量會越來越高,可能會和歐洲本地企業形成一種競爭合作的關係。中國進口的產品中會有更多是用於清潔技術、節能的機器設備和技術。一句話,貿易的總額還會繼續增加,更重要的是結構和品質的變化,這對於中歐的合作從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

黃衛平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包括世界經濟、亞太經濟合作和中國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