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兩岸防疫的五個差異與觀察

鄒宗翰
2021年2月9日

過去這一陣子,有許多專制與民主防疫方式的優劣比較,德國之聲訪問了兩位穿梭兩岸工作的台灣人,談談他們的觀察。

https://p.dw.com/p/3p5sF
Taiwan | Coronavirus: Menschen mit Gesichtsmasken am Hsing Tian Kong Tempel
雖然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台灣公費采檢足以防堵新冠病毒,但仍有許多的民眾擔心可能有許多無症狀感染者未被發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C. Ying-y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 45歲的陳小姐在上海的金融業工作了兩年半,28歲的楊先生則在廣東一家製造業廠工作了一年半。目前正在居家檢疫的兩人是少數能返鄉過年的台灣人。

兩人都提到,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兩岸封關,導致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台灣人在2020農歷年後無法返回崗位,所以今年公司特別注意,只讓部份管理階層返鄉過年,以免疫情再起影響年後開工。

過去一年都待在上海的陳小姐,整個公司的台灣人只有她返鄉之後會再回去。她提到,有台灣同事因為覺得疫情下跟家人聚少離多,決定放棄上海的工作。

她說:「現在不止回台灣麻煩,其實跨省交通也蠻麻煩,他們有分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高風險的就要隔離,中低風險也是要核酸檢測報告才能跨省,所以鼓勵大家盡量不要回家,就地過年。」

1.自費檢測價差大

在兩人分享的兩岸防疫差別上,檢測費用差距之大令人驚訝。陳小姐提到上海自費檢測的公定價是120塊人民幣,在廣東的楊先生只花了是75塊人民幣。兩者跟台灣約1139到1595塊人民幣的檢測費用價差超過10到20倍。

楊先生說自己不太能接受這麼大的價差,有想過是不是測驗品質上有差異,但他觀察兩岸檢測方式差不多。他說:「如果真的不準的話,他也不敢放著他的人這樣到處亂竄。」

醫藥背景出身的陳小姐則表示,她覺得價格跟準度完全沒有關係,「醫藥本來就是有它市場定價的原則跟准不准其實是兩回事」。她不覺得台灣的檢測費用特別高,也不會因此質疑中國大陸的檢測準度。

檢測費用上的差異一度成為兩岸政治口水戰,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被問到此事時,曾說台灣費用較貴,因為「比較准」,引起國台辦發言人朱鳳連以「糊弄老百姓」,並以「這位先生」稱乎陳時中引發話題。

針對此事,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公佈各國新冠肺炎自費核酸檢驗費用,美國約為250美元(約1625元人民幣),英國約為130至200元英鎊(約1155至1778元人民幣);日本約為日幣25,000至50,000元不等(約1529至3057元人民幣),價錢比兩岸都要來得高。

除了價錢之外,楊先生提到,台灣醫院采檢的規定比較繁瑣,時間上還有程序,不是想要采檢就可以,以及要提供的文件證明都比中國大陸還要麻煩。

China Basketball Coronavirus-Teststandort außerhalb des Qingdao-Sportzentrums in Qingdao
中國新冠核酸篩檢率高,傳出零星個案時,通常整個小區甚至市鎮都會接受大規模篩檢。圖片來源: Xinhua/Li Ziheng/picture-alliance

2.習慣戴口罩的台灣人

陳小姐觀察到,台灣人因為經歷過SARS,所以早已習慣戴口罩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她2018年剛到上海時,常常在地鐵上戴口罩的她會被視為異類。

但這一年多疫情爆發以來,過去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的中國大陸民眾開始有了新的衞生習慣,她說,連過去「很能吐痰」的上海人因為要戴口罩,吐痰比例大幅下降。

雖然不少台灣人習慣在感冒和天冷時戴口罩,但楊先生發現,由於台灣不像中國大陸曾爆發過大規模的疫情,2020年7月他回台時發現,很多台灣人沒有戴口罩,但中國則早已強制到公共場所要戴。

時至今日,兩岸民眾都已經習慣平常要戴口罩,沒有佩戴也沒辦法進入大部份的公共場所。但楊先生有一個有趣的觀察,他說:「大陸人戴著口罩,可是他不是戴好口罩。」他觀察台灣人大多會把口罩遮住口鼻,但是在廣東很多人是象徵性地戴, 「很多時候是戴著,但要跟你說話的時候會拉下來」。

3. 疫情下的隱私權

楊先生認為,兩岸防疫最大的差別是「政策上的強迫性」,相較於鐵腕防疫的方式,他觀察到台灣很多政策是「宣導」和「提倡」。

他提到,為了防疫,在中國大陸的行蹤是完全曝光的。「以我來說,我的足跡被曝光沒有特別不好, 因為我沒有去哪些不能去的地方。」

楊先生說,中國大陸若有確診案例,他會立刻收到該案例非常詳細的足跡,包括搭過哪一班火車或公車,去過了哪裡,「可以很好的去掌握到的人」。他提到,雖然台灣也會公佈,但只有個特定地點,沒有公佈移動路徑。

他認為這跟整個中國大陸的系統有關,所有的資料都掌握在政府手中,台灣則是「如果確診的人說不詳細或是沒說出來,就不會知道。」

針對中國大陸資訊控管方式,陳小姐提到,或許台灣人的角度會覺得「侵犯隱私」,但針對公安危機事件,本來處理方式就應該有不同。她說:「部分時候,為了民眾有知的權利,我覺得是應該要適度的公開。」

China Wuhan | Coronavirus | Bahnhof, Reisende verlassen die Stadt
在亞洲地區,口罩已經是防疫必備的隨身物品時,還有許多歐美的民眾在爭取「不戴口罩的權利」。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N. Celis

雖然兩岸皆有因為足跡公佈,網路八卦他人私生活而引起的隱私權爭議。陳小姐認為,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心態,謹慎使用這些資訊。

4.隔離的強度

以楊先生來說,他都是從澳門進廣東,在澳門下飛機後就集中送到醫院做一次篩檢,之後被分配到防疫旅館,一人一間房隔離14天。每天早晚都會有人來量體溫並記錄,送餐並站崗確保隔離者沒有隨意離開房間。期間第13天會再做一次篩檢,費用都是由澳門政府負擔。第15天拿到核酸報告後,他要在24小時內進廣東。

回台後,他因為台灣政府規定1月15日之後要一人一戶隔離,他借住在朋友家。他發現,台灣是要自己回報體溫,有沒有測也不知道。如果不是住在防疫旅館或集中管理,只用手機追蹤還是會有漏洞。楊先生就聽過,有其他越南同業的朋友把手機放在家裡,去便利商店買咖啡等狀況。

陳小姐對此表示,上海隔離每天要回報體溫,但她在台灣只有被詢問「有沒有異常症狀,無異常就算正常」。她引用回到台灣的朋友說法表示,「整體說來我們還是一個比較信任人的環境」,但她補充說,「人值不值得被信任就有待探討」。

台灣居家檢疫前後不用強製做檢測,陳小姐說自己沒有因此不安心,即便檢測也是有誤差。她認為關鍵是「每天還是做好自己的保護措施」。

China Wuhan | Coronavirus | Bahnhof, Reisende verlassen die Stadt
在亞洲地區,口罩已經是防疫必備的隨身物品時,還有許多歐美的民眾在爭取「不戴口罩的權利」。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N. Celis

她也分享了裡幹事跟她的對話,對方表示「沒有感染就沒事」,她認為這證明了「台灣人的靈活彈性」,講得好聽是「相信人」,但是事實上可能是「管不了人」。

5.民主還是專制防疫

兩位受訪者都提到,在台灣的防疫方式下,「人民的自覺度要很高」。楊先生認為,中國鐵腕強制性的政策能夠「很容易把那些曾經接觸過或者有可能接觸過的人全部抓起來」,透過篩檢和控管來防疫。

他觀察身邊需要在兩岸穿梭的工作者,對於台灣的防疫措施「有點擔心」,「怕無症狀的人都在外面」,但因為疫情沒有大規模爆發又覺得沒事。

他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幸運, 擔心台灣狀況沒有我們知道的這麼好」。他甚至說,「專制獨裁的防疫讓可能的個案都被抓出來了,反而感覺資訊比較透明」。

陳小姐則認為,就算中國被指為「專制的防疫」,但「大陸人他們自己也會覺得他們適合這樣的防疫」,因為中國大陸人多,「人多就容易失控,需要建立起秩序」。第二是他們覺得「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高的自覺性」,所以需要被管制,讓比較多人感覺是安全的。

她覺得在台灣長大的自己其實也沒有覺得被「大幅地侵犯」、「本質上還可以接受」,她特別強調,在中國大陸,「在權利被侵犯之前,會把理由告訴你,說那是為了大家」。她提到一個案例,1 月初上海一個小區有一人感染,該小區500多個人當天全部都被送去隔離,讓她感覺「非常有魄力」。

陳小姐認為,兩岸民眾心理感受不同,中國幅員廣大,自由或民主的防疫會讓中國民眾安全感不足。她也發現,中國民眾不那麼關注台灣成功防疫,反而較關注西方國家防疫的失敗,特別是在與疫情嚴重的英美民主大國比起來,「專制」的管理反而救了他們,讓當地人認同政府強制性的管制措施。

中國大陸防疫有成,2020年GDP正增長後更是引起「威權是否利於防疫」的廣泛討論,但海峽的另一端,民主的台灣也多次因為防疫佳績登上國際舞台。目前疫情尚未消退,疫苗成效也有待觀察,兩岸防疫的差異孰優孰劣,與政體有什麼關係,還需要更長期的觀察以及後續的追蹤。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