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制裁措施究竟如何發揮作用?

Astrid Prange De Oliveira
2022年8月14日

在政治上,制裁很受歡迎,但從科學角度看,卻也並非沒有爭議。制裁的對象可能是古巴這樣的小國,也可能是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經濟巨人。以下是6個或多或少顯示了制裁後果的實例。

https://p.dw.com/p/4FNJx
今年5月,德國的示威者在柏林要求政府對俄羅斯採取能源禁運制裁措施。
今年5月,德國的示威者在柏林要求政府對俄羅斯採取能源禁運制裁措施。圖片來源: Paul Zinken/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武器禁運、旅行禁令、貿易封鎖:制裁的旋轉木馬越轉越快。最新的例子:中國對台灣的出口禁令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受到全面制裁。聯合國(UN)對14個國家實施制裁,歐盟制裁名單上有35國,美國制裁的國家和組織高達38個。 

但這一替代武裝衝突的手段是否奏效?它是否超出了政治訊號效應?在其最新和平報告中,"德國全球和地區研究所"(Giga)得出一個複雜的結論。   

該報告稱:"所有制裁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制裁以被制裁方的全面讓步而結束。……這清楚表明,制裁是一種矛盾的和平政策工具,和軍事幹預一樣,它必須納入整體政治、外交和經濟戰略中"。   

報告指出,也有 "明顯的成功",其中包括旨在結束其核武器計劃的對利比亞的制裁(1978-2006年)、對保加利亞的反腐敗制裁(2007-09年)、聯合國對科特迪瓦內戰的制裁(2003-16年)。1990年代對南非種族隔離政權的制裁也被認為是一種成功。一長串被制裁國家名單顯示,它們大都位於南半球。德國之聲揀選其中6個國家,揭示制裁措施分別產生了哪些具體影響。

今年7月底在伊朗會談期間,普丁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也曾就制裁問題交換意見。
今年7月底在伊朗會談期間,普丁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也曾就制裁問題交換意見。圖片來源: Sergei Savostyanov/TASS/dpa/picture alliance

土耳其

自2019年10月14日起,歐盟對安卡拉實施制裁,原因是該國執意在地中海東部國家塞普勒斯海岸鑽探天然氣。制裁措施中包括禁止旅行、凍結參與天然氣生產的個人和企業的資產。   

此外,從2020年12月起,美國也對這個北約夥伴實施制裁,原因是,該國從俄羅斯國家武器出口商購置軍事裝備,由此違反了美國的二級制裁,即禁止與受美國制裁的國家(如俄羅斯)做生意。

制裁加重了土耳其的經濟危機,但未能迫使總統艾爾多安做出讓步。 

委內瑞拉

多國對總統馬杜羅的委內瑞拉政府實施制裁,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馬和瑞士。 

鑑於能源危機,美國放寬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PDVSA的制裁。
鑑於能源危機,美國放寬對委內瑞拉石油公司PDVSA的制裁。圖片來源: Ivan Alvarado/REUTERS

自2015年起,美國對加拉加斯政府實施全面制裁,從2019年以來,也將該國國有石油公司PDVSA列為懲罰對象。不過,在目前的能源危機背景下,若干限制措施被放寬。

歐盟從2017年11月起也加入制裁行列,懲罰該國侵犯人權和民主的行為。

在政治上,制裁孤立了委內瑞拉,但導致該國對中國和俄羅斯的依賴性增加,所期望的政權轉移未能實現。 

古巴

1962年2月3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宣佈的對古巴貿易禁運是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制裁,其目的是推翻卡斯楚的共產主義政權。   

1992年起,古巴每年都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譴責和廢除美國貿易封鎖的動議。此間,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特別是拉丁美洲國家,贊成結束制裁。2008年,歐盟取消對該國的制裁措施。  

在美國總統川普取消了前任歐巴馬對古巴的救濟措施後,現任總統拜登有意再度弱化對古制裁。制裁加強了哈瓦那政權,因為,它可將所有危機歸咎於美國。 

允許反禁運,但不得反政府: 古巴國內抗議美國禁運的示威。
允許反禁運,但不得反政府: 古巴國內抗議美國禁運的示威。圖片來源: Ismael Francisco/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馬裡

西非國家馬裡受多重制裁:聯合國安理會(2017年9月5日的決議)、西非經濟共同體、歐盟、美國。   

由於 "一再違反停火協議、2015年和平條約、恐怖活動和對聯合國維和特派團馬裡穩定團的襲擊",美國於2019年7月26日決定對該國追加制裁措施。 

2020年8月馬裡發生軍事政變後, 西非經濟共同體對該國實施制裁,今年7月7日解除,理由是,該國當局宣佈將於2023年11月舉行議會選舉、2024年舉行總統選舉,滿足瞭解除制裁基礎要求。 

2021年11月,聯合國馬裡特派團遭受炸彈襲擊,一輛軍車被毀。  
2021年11月,聯合國馬裡特派團遭受炸彈襲擊,一輛軍車被毀。  圖片來源: Amaury Hauchard/Getty Images/AFP

利比亞  

對利比亞的制裁清單也很長。1993年,一架美國民航客機在蘇格蘭洛克比上空被炸毀。聯合國安理會對該國首次實施一系列限制。在時任總統卡扎菲認罪並對270名受害者家屬支付賠償費後,2003年制裁措施取消。   

此後,該國發生內戰。2011年,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一攬子對利制裁措施,包括設置禁飛區。原定2022年7月30日解除的石油出口禁令,被延至2023年10月30日。2020年9月21日,歐盟實施追加制裁,以懲罰該國侵犯人權和違反武器禁運行為。部分制裁措施,尤其是設置禁飛區,被認為是成功的。   

伊朗  

沒有哪個國家像伊朗那樣受到如此複雜的系統制裁的約束。其背景不僅是伊朗的核計劃,還因其侵犯人權和支持恐怖主義行為。   

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分兩步取消:2016年1月16日,簽署國際伊朗核問題協議後;2020年10月,解除武器禁運。它被認為是制裁有效的證明。  

歐盟支持聯合國,但因伊朗受控侵犯人權和恐怖主義,仍保留了對該國的部分制裁措施。儘管有所放鬆,美國也仍維持複雜的制裁系統。  

制裁給伊朗帶來巨大經濟後果。今年5月訪問伊朗後,聯合國特使杜漢(Alena Douhan)稱,她對該國面臨的人道危機感到深深的憂慮。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