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前駐華大使史丹澤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

祝紅2008年12月15日

12月18日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紀念日。西藏騷亂,四川地震,北京奧運,加之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的衝擊。2008年對中國來說可謂多事之年。但無可否認的是,三十年後的中國已成為國際舞台上的重要成員,是世界聚焦所在。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德國之聲中文部記者專訪了前聯邦德國駐中國大使,現德國外交部政策司司長史丹澤。

https://p.dw.com/p/GFqQ
德外交部政策司司長史丹澤圖片來源: Auswärtiges Amt

一年就要過去了,在辭舊迎新之時,很想請一位熟悉中國的德國外交權威談談中國的諸多議題,因為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也愈發凸顯。當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更使人們認識到中國的地位和角色已今非昔比。在出任德國駐中國大使之前,史丹澤就曾在許多國家的德國大使館中任職,現在是德國外交部的實權人物。聯繫史丹澤沒有任何繁雜的公關手續,就連秘書的辦事效率都很高。史丹澤原本日程已滿,鑑於中國議題,他破例答應在乘機外出前騰出20分鐘時間......

30年歷程今非昔比

Schanghai Skyline Bund
上海浦東剪影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德國之聲:1218日對中國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30年前的這一天,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開幕,从此以後,中國啟動了改革開放進程。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您從20049月起至2007年擔任德國駐北京大使。請問,您對中國的主要印象是什麼呢?

史丹澤:在那兒之前,我就對中國有所瞭解。第一次去中國是 1990年至1993年的事情,那時我在中國工作。鄧小平啟動了新的改革開放政策,人們或許可以將其稱為第二階段吧。第三階段開始於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我認為,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不僅作為世界工廠出口自己的產品,也致力於成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一個有機部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同時努力在政治層面融入國際社會,成為其中的一員。

面臨更大挑戰

Verzweifelter Börsenmakler an der Wall Street - freies Format
華爾街絕望的股票商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有理由大慶特慶一番。但是這個周年紀念現在就已被蒙上陰影。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估計,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長率僅有7,5%,中國受金融危機打擊的嚴重程度超出人們的估計,由此帶來了一系列棘手難題,比如失業人數增加,群體抗爭事件不斷發生,造成社會動蕩等等。德國宏觀經濟評估專家咨詢委員會主席呂魯普教授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認識,是知識層面的一次震驚。您認為,北京政府有能力接受和消化這一新的認識,從而帶領中國繼續成功地向前發展嗎?

史丹澤:這是中國政府的任務。這的確是思想領域的一次震撼。這個新的認識是,融入世界經濟會帶來很多機會,使中國從中獲益,但是機遇也同時意味著風險。國家對外開放既要面對機遇也要面對風險。每一位從經濟增長中獲益的中國人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不僅對中國政府來說,普通百姓也是一樣,大家都有必要充分認識這個問題。

德國之聲:您如何評價中國出台的經濟促進計劃,這一世界最大規模的振興經濟計劃?

史丹澤:這只是一個開始。其中的部分過去就已被列入國家規劃之中,只不過現在要加快實施諸多項目的速度,德國的情況也很相似。我們首先需將計劃項目付諸實施,對結果進行評估,以後再決定是否有必要出台更多的經濟促進計劃,是否有必要繼續注資等等。

打造國際舞台新形象

China EU Gipfel in Peking Delegation Jose Manuel Barroso und Wen Jiabao
2008年4月25日中歐峰會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儘管如此,在克服世界經濟危機的進程中,西方人對中國寄予厚望。無可否認,今天的中國在國際層面的角色和作用已完全不同於從前。您認為,中國充分意識到自己在國際構架中的新角色嗎?

史丹澤:中國政府領導層中的許多人都意識到肩負的重任,但是這個圈子還需繼續擴大,需要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一點,從而滿足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

德國之聲:那麼,您如何定義中國在國際新秩序中的角色和權力?

史丹澤:這個角色絕不僅限於經濟發展,限於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準,增加他們的薪水收入,而是也要為世界經濟和政治做出貢獻。

德國之聲:以您的觀察,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到位嗎?

史丹澤:我認為,中國派駐國外的大使,中國經濟界的代表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都很稱職,也很專業。我們很願意與他們進行合作。

化干戈為玉帛

Der Dalai Lama in Hamburg
達賴喇嘛在漢堡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由於法國總統薩科奇宣佈會見達賴喇嘛,中方推遲了歐中峰會的舉辦日期。有媒體報導將中方此舉稱為中國新的自我意識。您贊同這種看法嗎?

史丹澤:我不願對此進行過高評價,我認為,這是一種過激反應。人們有必要就不同意見展開討論,發出威脅訊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德國之聲:您如何評價北京政府在此事上所持的強硬立場?

史丹澤:中國對此事的立場始終沒變。這是中國幾十年來的一貫立場。我們的立場也沒有改變,那便是建議中國政府與達賴喇嘛展開對話。

德國之聲:正如您剛才所說,機遇與風險並存,今年可謂多事之年,您認為,中國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史丹澤:最大挑戰來自政治層面。

德國之聲:在世界人權宣言誕生60周年紀念日前不久,零八憲章發起人之一,中文獨立作家筆會主席劉曉波被拘捕。您能夠理解在這樣的時候發生的這樣的事情嗎?

史丹澤:值此世界人權宣言問世60周年之際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完全不應該的。

德國之聲:眾所周知,在西藏騷亂發生之後,德語和西方媒體中的中國形象降至最低點。您認為原因在哪裡呢?

史丹澤:最低點?不能這麼說吧。應該說,1989年時是最低點,之後對中國的評價好壞都有,起伏不定。目前對中國的評價大多是積極的。

身處逆境 笑對未來

BdT Feuerwerk bei Eröffnungsfeier Olympia 2008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首發於美國的金融危機也使中國遭受嚴重打擊。現在不少中國企業家對美國新當選總統歐巴馬寄予厚望,同時也做好了所謂「冬眠」的準備,即咬緊牙關渡難關。您認為,擺脫世界經濟危機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呢?

史丹澤:我們同時經歷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同時遇到了許許多多的政治問題,也同時經歷了歐巴馬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的勝出,這對我們大家來說都是一大機會。我們應該積極地利用這一機會,無論歐洲人,俄羅斯人,印度人,還是中國人都不例外。

德國之聲:某些經濟學家和觀察家們認為,到目前為止,中國是全球化進程的最大受益方。但中國的建設速度過快,忽視了國內市場的發展,所以當前的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造成嚴重影響。這些經濟學家和觀察家們為此對中國保持高經濟增長率,擴大內需的經濟促進計劃能否彌補嚴重的出口損失表示懷疑。您對此持何種觀點?

史丹澤:我認為,這樣的指責非常不公正。改革開放30年看似漫長,但與中國悠久的歷史相比卻是短暫的瞬間。首先以出口為導向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來說是唯一的成功之路,以後再重點擴大內需,這樣的戰略是可以理解的。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有能力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在當前危機時期,困難會更多,人們必須要有耐心,也要讓中國人民明白這一點,這就是我剛才所提到的新認知中的一部分。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