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Presseschau 14.05.2010

2010年5月14日

油砂礦是一種可以露天開采的石油資源。今年四月,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收購了加拿大一項油砂合資項目的部分股權。為了把從油砂提煉的石油運往中國,中石化準備與加拿大合作夥伴投入巨資建造一條通往加拿大西海岸的輸油管道。《柏林日報》注意到,這一計劃受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

https://p.dw.com/p/NNHM
中國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圖片來源: AP

「這條輸油管道對中國具有戰略好處。現在中國的石油大多來自政治不穩定的海灣地區,中國油輪經過的霍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一再發生武裝衝突或者遭到海盜襲擊,而從加拿大西海岸穿過太平洋前往中國工業中心的航行路線則沒有問題。

但是,這個跨越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輸油管道項目還沒有最後定下來。加拿大政府雖然表現出開通的態度,但目前還在審查項目對環境的影響問題。中國的投資也許會加大要求政府批准建設的壓力。

公眾的反對很強烈。環保人士和原住民發動了一場反對輸油管道的大型運動。計劃的管道路線經過五十個印地安人部落的傳統領地。印地安人擔心,鋪設管道將影響他們的捕魚和狩獵。他們也害怕出事故和管道洩漏,這會威脅鮭魚生存,而鮭魚是原住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西北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每年捕鮭魚的收入價值一億美元。海岸一帶的印地安人部落拒絕油輪穿過他們的『傳統領地』。

環保人士也敲響了警鐘。埃德蒙頓綠色和平組織的油砂專家認為,太平洋海岸古老雨林和狹窄海灣的獨特風景將面臨危險,『許多加拿大人反對海岸變成巨型油輪的高速公路』。墨西哥灣的災難表明,現代技術不能防止不幸事故發生。」

歐盟委員會強化原料政策

為了保障重要原料的供應,歐盟委員會強化了原料政策。歐盟貿易專員說:「歐洲工業必須能夠公平地獲取歐盟內外的原料。」《商報》以汽車製造業為例說明了原料的重要性:

「未來汽車的製造方案與現在不同:電動汽車必須使用稀有原料才能發動。隨著電動車輛的出現,原料政策日益成為中心話題。例如,電動汽車的含銅比例大幅增加。目前,一輛普通汽車約使用二十公斤銅。而一輛電動汽車一下子需要65公斤銅,電池還不包括在內。銅用於電力發動機中,用金屬鋰製作的電池又吞去四十公斤銅。此外,還需要五十公斤鋁和十公斤鋅和稀土。

鋰現在也緊缺。世界已知的鋰礦儲量一半在波利維亞,中國正在爭取獨自獲取開采權。對於生產蓄電池必不可少的稀土來說,情況稍好一些:中國以自己的儲量滿足了全球對稀土的97%需求。但中國早已開始減少這些原料的出口量,這些原料將越來越成為整個工業部門的瓶頸。」

編譯:王羊

責編:洪沙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