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不想承擔「全球責任'」

2010年5月28日

朝鮮半島的形勢正急劇升溫,戰爭一觸即發。《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國對這場衝突本來可以起到關鍵作用",因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可以阻止或支持對北韓實施更嚴厲的制裁",但"北京不想接受美國要求中國承擔的'全球責任',而是支吾搪塞,迴避明確表態":

https://p.dw.com/p/NbAW
2010年5月5日,胡錦濤在北京會見金正日圖片來源: AP

"中國試圖爭取時間,以便在幕後繼續對北韓和對美國支持的韓國施加外交影響。中國繼續公開寄希望於對話,北京不想危及自己對平壤政權的影響力。中國既怕這個政權崩潰,從而在自己的邊境引發不穩定和難民問題,也擔心朝鮮半島兩個國家統一後美國可能擴大在東亞的勢力範圍。

中國不想看到自己家門口發生軍事衝突,儘管措辭和緩,但仍可感受到北京對變幻無常的金正日政權的日益失望。中國政府也擔心北韓經濟不穩定,所以本月初金正日訪華時,東道主向他展示了海濱城市大連和天津的繁榮和成就。中國發出的訊息很清楚:只要你們最終走上我們這條路,你們也會擁有這一切。但金正日這次同樣不聽勸告。"

中國更為在意維持現狀

《南德意志報》注意到,雖然北京官方仍然持謹慎態度,呼籲有關各方保持"冷靜",但北韓越來越成了中國的包袱:

"中國居民、中國的北韓問題專家、甚至共產黨內部人士對平壤不斷進行軍事力量游戲日益表現出不滿。《環球時報》引用北京黨校一位專家的話說,不能允許北韓'綁架'中國外交政策。中國官員私下裡談到這個共產黨鄰國時,都不屑一瞥地說,北韓人'難辦'。

在北京黨的領導人看來,最近朝鮮半島形勢緊張使人煩惱。出自朝鮮戰爭中曾與北韓並肩戰鬥的歷史原因,中國與這個國家保持密切關係。蘇聯解體後,北韓希望中國填補蘇聯留下的空白,成為北韓的新保護國,中國拒絕了這一動議。相反,中國大力擴大了與韓國的貿易關係。

但同時,中國向北韓提供的商品和能源約佔北韓國內生產總值的70%。中國認為南北韓衝突是雙邊問題,所以無意象韓國那樣凍結與北韓的貿易關係。史丹佛大學的美國北韓問題專家斯特勞普(David Straub)寫道:'中國更為在意維持現狀,避免出現不穩定。中國認為,與北韓加強貿易可以防止該國失控。

所以,在外國看來,中國向北韓發出的訊號有時看起來很矛盾。一方面,北京在北韓進行核試驗後有限度地參加了西方制裁,但同時也有報導說,中國制定了對北韓的巨大投資計劃,建設羅津不凍港就是其中之一。為了購買礦山和各種原料,中國的國有企業在包括北韓在內的亞洲四處活動。"

編譯: 王羊

責編: 樂然

本文摘自或節譯自其它媒體

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