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印度大選開跑 莫迪連任勝券在握

Manasi Gopalakrishnan , Ritika Pandey
2019年4月11日

印度這個世界最大的民主政體展開第17屆大選,預計斥資70億美元、耗時39天。現任總理莫迪雖然被捲入軍購醜聞當中,但目前看來仍然人氣不減,勝券在握。

https://p.dw.com/p/3GaRH
Wahlen in Indien
印度這個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體圖片來源: Reuters/R. De Chowdhuri

(德國之聲中文網) 印度9億選民開始投票選出第17屆國會下議院 (Lok Sabha),由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投票將分七個階段進行:於4月11日投票選出91個席次之後,一直陸續投票到5月19日最後一階段結束,共選出543個席次。印度共有29個省和7個直屬中央聯邦政府管轄的行政區。許多投票區將在一天內完成投票,而其他人口較多的州則需要幾天時間進行投票。計票結果將於5月23日公佈。

對於超過8400萬名選民來說,這是人生中第一次投票,其中包含180萬名18或19歲的青年「首投族」。

男女比例方面,預計會有4.3億婦女前往投票,令印度這個世界最大的民主政體在民主史翻開新一頁,女性選民首次超越男性選民。

Wahlen in Indien
今年是印度民主史上第一次女性選民超過男性選民圖片來源: Reuters/A. Abidi

今年大選也可能是印度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一次。根據新德里的媒體研究中心 (Centre for Media Studies) 估計,2019年的大選將讓選舉委員會花費70億美元 (621億歐元),高於2014年的50億美元。相比起來,2016年美國總統和國會選舉只花費了65億美元。研究中心表示,今年增加了30億美金的支出,主要用社群媒體宣傳與廣告。

Indien Wahlen
印度有18個省以及2個聯邦屬地在周四開始投票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Swarup

莫迪的高潮和低谷

現任印度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是極具魅力的印度教民族主義領袖,五年前依靠著改善基礎設施、加快經濟增長和降低失業率的政綱當選。他在任內改善了印度的公路和鐵路網。莫迪為農村婦女提供免費天然氣網路的計劃也提升了他的人氣。

與莫迪同屬印度人民黨 (BJP) 的議員拉凱什辛哈 (RAKESH Sinha) 贊賞總理的成就﹕「就我們所有的社會發展計劃進行評估,印度看起來就像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政府為窮人提供了許多過去只有中產階級可以負擔得起的設施。」

印度人民黨的選舉宣言側重於農民福利、國家安全、《公民身份修正法案》(Citizenship Amendment Bill)、醫療保險和經濟。該黨還利用今年2月與巴基斯坦的衝突作為號召,吸引更多選民。然而,印度最近五年的經濟增長已經不再耀眼。它的失業率上升至45年來的最高點。農業成長率減緩,導致許多農民自殺。外國直接投資的數額也直線下降。

與此同時,莫迪捲入法國陣風戰機採購案的貪污醜聞,但是他還是成功地保住了廉潔的形象。選舉學者暨投票研究問卷公司CVoter的創辦人德什姆赫(Yashwant Deshmukh) 告訴德國之聲,雖然莫迪被反對黨指控在法國陣風戰機的交易中涉嫌貪污,但莫迪的廉潔形象仍然屹立不搖﹕「原因很簡單,人民,也就是他的支持者,不相信那些消息。」

Serie in Mumbai   Modi: Journey of a Common Man Indien
莫迪廣受民眾歡迎,其傳記影集「莫迪:一個平凡男人的旅程」三月底上線,共計10集圖片來源: Reuters/F. Mascarenhas

反對黨蓄勢待發

印度國民大會黨雖在2014年敗給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但仍然是莫迪的最大對手。在該黨的選舉宣言中,國大黨承諾為最窮的20%選民增加收入,提供優良醫療保險和可負擔的住房,以及在未來五年降低失業率。該黨年輕的黨主席拉胡爾‧甘地 (Rahul Gandhi) 最近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也為該黨在一些州選舉中的勝利起到關鍵作用。

拉胡爾‧甘地意圖與區域性政黨組成一個全國聯盟 (Mahagathbandhan) 以對抗印度人民黨,但是截至目前,聯盟的組成依然矛盾重重。以往國大黨在地方上都和這些政黨處於競爭關係,就算升高到國家層次,也很難一時半刻就和睦相處。相對的,印度人民黨已經成功在各地組成同盟,就算該黨沒辦法像2014年那樣在議會取得多數,也很有機會獲得執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