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印斯挖航道,漁民與環境受累

2006年1月15日

印度政府準備出五億五千萬美元在印度和斯里蘭卡之間的海峽中心挖掘出一條12米深的航道。這樣可以縮短航程,減少航行時間。但環保人員和當地的漁民擔心,挖掘工作會破壞海洋生物的生態環境,摧毀漁民的生存基礎。

https://p.dw.com/p/7n5B
印度人在街頭抗議圖片來源: AP

漁民拉文德拉姆站在海邊,眺望著大海。在遠處,在印度南部與斯里蘭卡之間海峽的中部,挖掘機正在將海底泥沙挖出來,拋向兩側。在兩年半之內,人們要在這裡挖掘出一條可以讓大型輪船通行的航道。這樣輪船就不必繞行斯里蘭卡了。但拉文德拉姆對這個經濟措施不以為然:「印度政府已經批准了這個工程項目。而我們擔心工程開工後會影響我們的捕魚量。我們是靠捕魚為生的。挖掘機把我們的固定漁網都弄破了。我們現在的捕魚量已經減少了。不知道事情會怎麼樣。我們希望政府能夠停止挖掘工作。」

環保組織也對挖掘工作所可能造成的後果提出了警告。印斯海峽以物產豐富而著名:珊瑚,海龜,以及瀕臨滅絕的海牛都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息。而挖掘工作將破壞這些海洋生物生活的天堂。自然保護組織工作人員雷蒂納姆解釋說:「挖掘工作攪混了海水,使太陽光不能到達海底。另外還有挖掘機的噪音及它排出的污水。此外海水溫度也會上升。因此許多魚類和其它種類的動物將離開這一海域。科學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漁民也會因打不到魚而遷居它鄉的。」

雷蒂納姆還進一步指出,即使這170公里長的航道建成了,挖掘工作也不會停止。因為強大的海底暗流會不斷將泥沙帶入航道。為了不使航道淤塞,就必須經常清除這些泥沙。

印度政府認為漁民和環保人員的擔心是多餘的。航海部國務秘書巴拉稱,科研人員時刻都在觀察著挖掘工作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此外,航道修通後的經濟利益是顯而易見的:「最大的益處是,印度東西海岸之間的貿易將能得到大大的改善。這條航道比老航道短420海裡,就是說可以節約30小時的航行時間。我們預計,通航的第一年就會有4000艘船通過這一海峽。以後肯定還會增加的。」

但這樣的理由並不能說服環保人員。他們指出,航道只有300米寬,因此大型輪船通過時需要有人導航,這就要交納導航費。因而很多輪船仍會採用老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