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原料開采資金流何方

2012年10月13日

歐盟各國正針對一項新法令進行談判,希望歐洲企業未來能公佈所有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開采原材料的資金,使當地政府收入透明化。但倚賴原料進口的德國反對這項法案,擔憂法令降低德企競爭力,而中國則能從中獲益。

https://p.dw.com/p/16OAg
圖片來源: DW/Bob Barry

(德國之聲中文網)鋁土礦、銅、黃金和石油等資源極其珍貴,工業化國家皆依賴這些資源並且支付巨額資金購買採礦權,喀麥隆、剛果和奈及利亞政府因此賺進大筆財富, 但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權活動家卻稱深埋在地下的原材料為"天然資源的詛咒"。據非政府組織國際透明組織估計,上述國家通過販賣採礦權獲取的收入甚至比國際發展援助的金額高出七倍,但當地的居民並未從中得到太多好處。相反的,政府的收入往往流入不透明的管道。如今歐盟提出呼籲,要求當地政府必須增加收支的透明度。為此,歐洲議會、歐盟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就一項新法進行談判。

要求交易透明化

此次的談判過程不僅涉及大筆金錢,而且與歐洲和德國經濟利益息息相關。美國政府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並且敦促歐洲國家跟進倣傚。歐洲議會正與歐盟委員會和歐盟27個成員國共同制定具約束力的法令,規範歐洲上市公司必須公開他們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支付的開采權金額。國際透明組織的米特邁爾(Jana Mittermaier)解釋了該草案的具體執行構想:

"具體的執行方式是:計劃在第三國開采資源的公司必須在年度報告中公開所有款項。如果他們不這麼做,或造假金額,該公司可能會被依據國際規定起訴並受到懲罰。"

Jana Mittermaier
國際透明組織的米特邁爾(Jana Mittermaier)圖片來源: DW

這項法案旨在讓擁有原材料國家的人民能清楚看到,政府通過販售開采權獲得多少收入,從而要求政府撥款建造學校、醫院和道路。到目前為止,歐盟國家的意見仍相當一致。但在談判過程中,各方針對規則的嚴格程度爭執不休。歐盟委員會要求每間公司在財務報表上列出匯款的總金額,並只計算50萬歐元以上的合同。歐盟議會則希望進一步要求各公司公開其在一個國家進行的所有金額超過8萬歐的項目。歐洲議會的德國綠黨議員凱勒(Ska Keller)表示:

"我們要知道的重點是,這些公司的獲益金額以及有多少資金流入這些國家,而且必須公開每一個項目。如果不這麼做,整件事情便失去意義。原先提出這個草案的目的便是希望將交易透明化:哪家企業賺進多少錢,他們又支付給這些國家多少金額,繳納多少稅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想知道的。"

Ska Keller
歐洲議會的德國綠黨議員凱勒(Ska Keller)圖片來源: Ska Keller

德國擔憂失去競爭力

但出乎意料的是,德國政府在布魯塞爾的會議上不願贊成這項法案。原因是:德國經濟幾乎完全依賴原材料的進口;德國每年進口價值約1150億歐元的金屬、礦物、天然氣和石油。汽車製造商如寶馬或賓士需要喀麥隆的鋁土礦製造汽車車身,或是用剛果共和國的銅來生產電子設備。德國工業擔憂,若未來法令收緊,他們將無法以合理的價格獲得足夠的原材料。因此,業界人士紛紛對德國工業協會(BDI)施加壓力。該協會的資源與安全部門負責人瓦赫特(Matthias Wachter)的立場十分清楚:透明度是好的構想,但必須出於自願;而且布魯塞爾方面應該首先負責找出腐敗的源頭:

"從我們的觀點看來,如果不能得知販賣開采權的政府最終獲得多少金錢,而他們又如何運用這筆收入,要求各企業在財務報表中公開所有款項並不合理。所以所有規定必須也將當地政府列入考量。"

中國企業可能從中獲益

Deutschland BMW will Stellen abbauen
鋁土礦是製造車身的重要原材料圖片來源: AP

然而,要求辛巴威或剛果等專制政權公開原材料收入的金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除此之外,德國工業協會的瓦赫特還警告,讓歐洲企業透明化的策略將使競爭對手中國從中獲益。這項擔憂並非毫無依據:中國企業並不需要公開收支明細,如此一來,對於腐敗的政府而言,中國企業將是更合適的合作夥伴。但瓦赫特並未將事實如此直接的說出口。他只表示,這種官僚式公開財務報表的做法將使歐洲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劣勢。但國際透明組織的米特邁爾卻認為此種論點並不正確:

"各企業已經擁有這些訊息,將每個項目的收支公開並不耗費太多金錢。此外,這麼做有助於提高公司的聲譽。我們當然相信,這些企業都是正派經營,所以沒有理由不公開財務訊息。"

歐盟目前尚未作出決定。但是各方都很清楚:若缺少經濟引擎德國的支持,任何工業法規都無法運作。歐盟的原意是讓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居民得到更多的資金,但以目前的情勢看來,似乎難有進展。

作者:Katrin Matthaei 編譯:張筠青

責編: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