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台海納入安保及美日台合作前景

平心綜合報導2005年2月20日

2月19日,美日2方4人在華盛頓會談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中,首次把台灣海峽問題納入了美日的安保條約。中國方面表示了抗議,而台灣表示了歡迎。布魯塞爾有關專家認為,不排除美日台加強軍事合作的可能性。

https://p.dw.com/p/6Gwj
賴斯在北約圖片來源: AP

美國國務卿萊斯、國防部長拉姆斯道爾夫、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和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19日在華府會談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多次提到中國。

在聯合聲明第十部分「共同策略目標」方面,提出:

- 發展與中國的合作關係,歡迎中國在地區及全示扮演一個負責任及建設性的角色。

- 鼓勵和平解決有關台灣海峽的問題。

- 鼓勵中國改善軍事事務的透明化。

日本外務省發言人高島肇久在華府說,美日安保條約涵蓋的範圍不只是日本,還包括朝鮮半島、台灣和北太平洋區域。對於萬一台海發生衝突,日本會不會為美軍提供支援,高島肇久指出,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發生衝突,中國和台灣雙方都需要克制,中國方面要避免動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台灣方面也要避免採取單方面行動。

據台灣媒體報導﹐有泛綠陣營「立委」稱﹐美日訊息很清晰﹐目標也很明確﹐把台海當做目標﹐但用語很和緩。曾任「國安會咨詢委員」的「台聯黨」團幹事長賴幸媛認為﹐美國已完成部署﹐才坐有此聲明。有關美日聲明的背景﹐賴幸媛稱﹐西太平洋勢力拓展是美日最重要利益﹐美國這些年來一直在調整全球軍力部署﹐從國際角力來看﹐美國已完成部署﹐才有此聲明。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呂慶龍對美日共同聲明表示歡迎,並指出,台灣身為亞太地區成員,有責任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發展。行政院院長謝長廷也對「國際社會重視台海和平」表示歡迎。但他認為,台灣政府對於美日檢討安保範圍不宜過度解讀,但將繼續觀察,保持審慎樂觀態度。

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美、日軍事同盟是在冷戰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一種雙邊安排,不應該超出雙邊范疇。聲明還指出,美、日兩國應恪守在台灣問題上所做的承諾,不作任何有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新華社引述中國中日關係學會副會長、中國社科院時事研究員馮昭奎的建議,中、美、日三國最高層領導應該進行戰略性對話。他還指出,北京同時要讓日本政府清楚認識到,一旦「台灣問題」發展成「台海危機」,對日本相當不利,但是卻不會對美國造成影響。

布魯塞爾的歐洲政策研究中心東亞安全政策專家伯剋夫斯基對德國之聲記者說:「長期以來,中國就估計美國、日本和台灣之間存在一種聯盟。這在更大意義上是一種非正式的聯盟,並不是官方合作。但是鑑於中國對台灣形成的威脅,長期看來,美、日、台三邊在安全政策和軍事領域的合作還將繼續加強。此外,美國和日本正在建設地區導彈防禦系統,台灣對此也非常感興趣。如果將來有一天證實這一導彈防禦系統是可以運作的,那麼台灣肯定加入這一系統,從而將激怒中國。因此,中國軍隊越具威脅性,或者說越現代化,那麼美日台就越感到有必要加強軍事合作。」

至於不久前美國國會一些議員提出恢復美國與台灣外交關係的建議,伯剋夫斯基則認為:「這想這一點是非常不可能的,甚至可以完全排除。長期以來,美國國會中就有一些主張恢復與台灣外交關係的參議員或眾議員,而且他們總會定期提交這樣的建議。不過儘管美國不斷提高對台武器出口,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台建交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隊的。因為美國和日本至少都官方承認一個中國的政策,而且沒有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但鑑於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不能排隊美台未來繼續加強軍事合作的可能性。」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